佳作改编自二战真实事件,没有战争大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北欧电影是国内网络影视圈的“稀缺资源”,而“万岛之国”挪威产的电影每年引进国内网络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数量较少的同时,几乎每一部能被我们见到的电影还都是历史战争题材,当然这些电影每一部都极为优秀。
真正被战争伤害、屠戮过的国家,拍出来的反战题材作品总是(或者就应该是)沉重而深刻的。
年4月9日德军发动“威瑟演习作战”,在两周之内就把挪威拿下了,而挪威也成为了二战中最早被德国一口吞掉的国家之一。
而那位国王哈康七世在国家即将灭亡之际,却拒绝向德军投降,并带着妻小一起跑到了英国,在那里继续领导他的人民跟德国鬼子干到底。
年上映的《国王的选择》,还原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虽然我们不了解那段历史,但整部影片还是令人感触颇深。
而皮哥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第十二个人》,同样也是一部反映二战时期真实历史事件的影片。
影片于年年底在挪威上映,豆瓣评分7.8。
《第十二个人》丨
Den12.mann
导演:哈罗德·兹瓦特
主演:乔纳森·莱斯·梅耶斯/托马斯·古勒斯塔德/玛丽·布洛克胡斯/维加·霍尔/马丁·基弗
纳粹德国占领挪威之后,开始在挪威建立军事堡垒,希特勒也把他的军舰和飞机都藏在挪威的北部。
而流亡英国的挪威人在那里接受英军的训练,并组成了自己的军队,又重新潜进祖国境内去搞德军的破坏,这其中就有一次行动,代号“红色马丁”。
年3月24日,一支由12名挪威战士组成的精英小队潜入挪威境内的港口,带着一船的炸药准备炸掉那里的德军机场,这便是“红色马丁”行动的主要任务。
然而在3月30日那天,精英小队刚在托夫特海峡登陆,就被叛徒出卖,还没有来得及登岸就遭遇德军的袭击。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引爆船上的8吨炸药,然后弃船逃跑。
爆炸发生后,行动小队有10人被捕,1人当场牺牲,而影片的男主角扬·巴斯路德是这12人中唯一的幸存者。
因为跳船时仓皇弄丢了一只鞋,他被步枪子弹打中了右脚的大拇趾,但还是幸运躲过了德军的追捕。
德军用猎犬来追踪扬的气味,为了掩藏滴在雪地上的血迹,扬不得不跳进零度以下的海水里,再从罗本那西一直游到佛罗亚。
德军文德斯少校认为这个倒霉蛋在冰水里泡那么久肯定死了,他的上司库尔特·斯特奇中校却不这么认为。
作为一个老顽固,库尔特只知道一句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他先从抓获的那10个人入手,每个人轮流来一番折磨,撬开他们的嘴。但却发现10名挪威战士个个硬气,不管如何拷打,就是没人肯说出扬的信息。
为了测试一个人能在海水里坚持多久,残忍的库尔特还把俘虏扔到海里去试,试不出来就自己跳进海水里,结果他还真撑过了不少时间,因此他也坚信扬·巴斯路德肯定没有死。
此时扬受伤的右脚脚趾已经开始恶化,幸好他路上遇到了汉森一家,并得到了这家人的帮助。
汉森的助产士妻子为他处理了伤口,而汉森聪明的女儿玛格丽则为他画了去特罗姆塞的地图。
扬要经过特罗姆塞走到灵塞德,再从灵塞德走到曼德伦,再越过基尔皮斯耶尔维的边界线去中立国瑞典,这么长的路途,真是够艰辛。
扬根据地图的指引走到了特罗姆塞,在那里得到了当地接头人的帮助,得到了衣服、食物和滑雪板。
挪威人皮尔德斯真是个暖男,他用船送了扬一程,当船无法靠崖时,为了不让扬弄湿身上的衣服,他二话不说便自己跳进水里,把扬扛在肩上送到了岸边。
另一边库尔特·斯特奇中校正下令把那10名突击队员全部枪决,他搜遍了全境所有的农场和房子都找不到扬,终于慢慢相信也许他真的已经冻死了。
于是他向党卫队首领、盖世太保总管海因里希·希姆莱写了一份报告,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漏网的1人已经确认死亡。
在扬到达灵塞德时,库尔特中校刚刚把报告寄出去。
扬就在这个时候和库尔特打了个照面,幸好库尔特当时傻傻没认出来。
直到扬已经走远了库尔特才突然想起,立即派出飞机搜寻。
在那空旷的雪地上,扬躲都没地方躲,只好一路狂跑,希望能不被飞机的子弹射中。
终于扬还是逃过了飞机的捕杀,但随之而至的却是雪崩。
因祸得福,大雪的覆盖也救了扬一命,飞行员无法确认他死了没有,只好飞回去汇报。
扬虽然躲过一劫,却也受了重伤,只剩下半条命。
剩下的路还很长,要是得不到救助,他自知无论如何都到不了瑞典。
而德军在山上没有找到扬的尸体,他们也由此确定扬依然没有死。
库尔特中校怎么会允许这名挪威小兵从自己掌心中溜走,他开始部署了更大规模的追捕。
表现战争的电影,有时候并不需要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就像挪威这样的小国,因为实力弱小,他们没怎么抵抗就被吞并,但他们的后世仍然有值得自豪的资本,那时候即使国土已经沦陷,他们的国王和人民依然那么硬气。
就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扬·巴斯路德能够在枪林弹雨之中活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是他本人和一路上帮助过他的那些挪威人共同创造的奇迹。
能够创造这种奇迹,因为他们始终心存希望,坚信邪恶战胜不了正义,最终的胜利定会属于自己的国家。
就像电影中那个国庆节蛋糕,上面的糖浆是路易斯给的,奶油是皮尔德斯给的,而蛋糕上闪闪发亮的小国旗是一名9岁的小男孩画的。
这个蛋糕正是象征着挪威人的精神,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充满信心。
反观我们国产的抗日影视作品。
不少抗日神剧喜欢拍成喜剧,也许在他们心中,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惨痛的历史才是更好的选择。
想想真是荒唐。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