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杀77人还能上大学住豪华监狱,这部片真

最近有一批高质量的资源陆续在网上放出,这几天有时间我会和大家一起聊聊它们。

今天要说的这部作品,算得上近期看过最让人细思恐极的电影了。

前几天看完后,我成功失眠。

它不但告诉我们偏见的力量有多可怕,更可怕的,是在一个号称民主的国度,凶手的偏见并未受到严厉惩罚,相反,还得到了过分人道的待遇。

《7月22日》

22July

这几年,经常追剧的你一定不会对奈飞这家公司感到陌生。

除了频出优质剧集,它的电影品质也在逐渐提高。

今天说的这部《7月22日》即是一部完成度非常不错的电影。它和另一部挪威片《于特岛7月22日》都是反映的同一件事。

什么事呢?

还记得7年前震惊世界的于特岛惨案吗?

从官方公布的消息来看,这次恐怖袭击,是自二战以来,挪威承受的最严重暴力袭击事件。

制造这起恐怖袭击的主角布雷维克,在当时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

据后来的数据统计显示,这次袭击,共造成77人死亡,另有余人受伤。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人疯狂执念带来的悲剧。

影片《7月22日》用平稳扎实的叙事基调,为观众还原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布雷维克在法庭行纳粹礼的嚣张表现也被如实还原

故事一开场,观众跟随布雷维克的视角,看见他正在为自己的恐怖活动做着准备。

与此同时,被袭击的对象——一群正在参加夏令营的孩子,正在前往露宿目的地,于特岛。

他们浑然不知,危险正在悄然降临。

从影片中得知,布雷维克为了这次恐怖活动,足足准备了好几年。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的激情杀人,而是一场精心谋划的犯罪。

很快,这场有预谋的袭击在布雷维克的精心安排下被执行。

首先,他用自制的汽车炸弹,在政府大楼前制造大爆炸。

从画面呈现的效果来看,炸弹的破坏力非同凡响。

当急救人员在现场忙得团团转时,布雷维克正在前往他的下一个作案地点,于特岛。

原来,此前的爆炸不过是他声东击西的策略,于特岛上的孩子们,才是布雷维克实施报复的目标。

恐袭的消息很快传到岛上。通过老师得知消息的孩子们,已经开始陷入集体恐慌。

▲中间这位名叫维亚的男孩,将在受害者的故事线中担任主角

影片在表现布雷维克上岛过程中的一个细节比较匪夷所思。

从故事中可以看到,布雷维克通过乔装警察的身份,成功混骗过了于特岛的安保人员,从而顺利登岛。

然而在此以前,他是用一辆货车抵达现场。但在场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此怀疑布雷维克的身份,反而因为制服原因就让其登岛。

起初,我以为这是剧作上的bug。

因为从常识推断,一个不开警车不出示警徽的人声称自己是警察,完全不具任何说服力。

然而查了下资料,结果让人汗颜。

这样的疏忽,将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等到岛上的负责人开始怀疑布雷维克的真实身份时,为时已晚。

紧接着,就是长达10多分钟漫长而血腥的杀戮。

只要在目所能及范围之内,一切跑动的客体,都成为布雷维克的射杀目标。

有观众在看到这一段时表示,导演冷静克制到近乎纪录式的镜头语言,一度把观众的情绪带入到相当紧张的氛围中。

为了增加事件的真实感和惊悚感,手持摄影的运用是一方面。

家长和孩子两个空间的持续切换,进一步加剧了情节上制造的压迫感。

好在警醒过来的学生家长很快报案,才终止了布雷维克的疯狂计划。

不久,这个杀人狂就被挪威警方控制。

接下来,影片分别从凶手、受害者、凶手的律师、政府四条线,对这起恐怖袭击事件做了不同程度的解构。

从凶手层面的角度来看,布雷维克是一个典型的民粹主义分子。

在执行杀戮前,他曾经将自己制作的、带有明显排外倾向的“独立宣言”通过网络公诸于世。

▲宣言称要在年前消灭穆斯林

拥有狂热思想的他,拒绝承认医生对自己的精神鉴定结果(宣称精神问题将减轻罪犯惩罚力度)。相反,他无条件接受法庭对自己的有罪判决。

因为对他而言,这次审判更像是一个宣扬自己政治立场的绝佳舞台,而不是接受道德批判。

自己本无错,错的,是那些抢了国内群众福利的外来客。

利用挪威没有死刑的法律漏洞,在屠杀多达77条无辜人命后,布雷维克最终仅仅被法院宣判21年监禁告终。

这还只是表面上呈现的结果。事实上,在关押7年后,有消息指出,他就可以在不受监控的情况下外出度周末,并在年满14年后获得假释。

对比起入狱前的所作所为,布雷维克不是被关入重刑犯牢房,反倒被升级版的、仅供单个人使用的豪华监狱取而代之。

不知道,对于那些冤死的灵魂来说,这样的做法是在彰显什么?

▲“牢房”配备了电脑和健身器材供布雷维克消遣

也许你会说,这是拥有高度民主自由的北欧,在彰显人道主义关怀。

是的,在这样的“关怀”下,布雷维克不但被奥斯陆大学成功录取,谈及未来,他还表示自己将进入政坛,以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挪威的法律给了他想要的人权,可谁来照顾受害者的人权?

作为其中一名幸存下来的受害者,维亚在这场屠杀中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身中数枪的他好不容易被医生从鬼门关拉回来,面临的却是终生残疾。

中间的康复过程有多艰难就不说了,更关键的是,恐怖袭击对其心理层面造成的创伤是永久的。

出院后的一段时间,维亚感到一切都和原来的生活脱节。

原本和睦的家庭氛围因为维亚的伤残,导致他被父母予以更多关照,而弟弟则在此期间感觉自己被疏远。

兄弟俩的感情,一时间陷入低谷。

除了在亲人和外界的注视中承受压力,维亚时刻还要迎接自己身体改变后带来的痛苦。

这无疑进一步刺激着他经历风波后,业已变得脆弱的心灵。

一个原本健康的身体,因为意外致残带来的挫败感,进而转入抑郁和自责,这样的痛苦,同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不能假装一切都能好起来”。

尽管社会出于善意接纳了维亚,尝试让其恢复正常的生活,但他的人生已经因为这次永久伤害被彻底改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于是,借由律师和政府两条线,导演实际上也在反映民主制度背后的弊端。

▲影片中,时任挪威首相(右)检视被炸毁大楼现场

比如,尽管律师的个人层面并不支持凶手布雷维克,然而秉承“自由平等面前人人都有权为自己发声”的立场,他仍旧选择了为这个杀人恶魔进行辩护。

这样做的后果,自然会遭受来自群众的不满。

甚至,人身安全也会受到影响。

不光自身处于险境,律师的家人也因此遭遇牵连。

因为不满自己的小孩和替杀人犯辩护的律师小孩共上同一所学校,不少家长提出抗议。

转校,在所难免。

如果布雷维克的行为是一次明目张胆的、漠视生命的极端犯罪,那么发生在律师身上的一切,何尝不是另一层面的人性之恶?

谣言止于智者,可我们看到,当舆论认定替凶手辩护的人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时,谁来替拥有公民权的律师说话?

一方面,观众可以看到律师在职场中表现出来的高度职业操守,但当解除工作身份时,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外界对他的中伤和猜忌,同样是伤害。

至于政府层面在前期防控阶段的疏忽,都是老生常谈。

除了在监察机构面前频繁背书,以及为接下来的反恐措施完善相应配置外,政府并不能完全杜绝恐怖袭击的发生。

如某位官员所言,具体到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政府要想实行全面监管,太难——别忘了斯诺登公布的棱镜计划激起的民众反应。

如同上述的这段回答一般,作为一部反思极端主义的影片,《7月22日》并没有刻意偏袒某一方,它只是告诉观众这样一个道理:

民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挪威精英思维主导下的难民现状和国内极端思想的蔓延是不可调和的,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前,下一个“布雷维克”,也许正在蠢蠢欲动,筹划另一场阴谋。

在民主制度的庇佑下,沙文主义和民粹主义大行其道,原本应该变得多元的话语空间,在这类激进势力的冲击下,变得越发保守。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被仇视的矛头不单单指向了难民,外来族裔同样成为被排斥的对象。

而他们,未尝不是另一批潜在的牺牲者。

《儿戏》中,金棕榈导演奥斯特伦德倾向认为,除了瑞典国内自身存在的问题,外来人口的素质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诱发问题的催化剂。

▲《儿戏》剧照

然而在《7月22日》中,导演则告诉我们事情并不是单向的,当内部有人抱持偏见和自负,再健全的制度,也无法保证杀戮不被延续。

终究,人很难克服自己的弱点。

放弃成见,即是我们最不愿意丢弃的恶习之一。

于是,悲剧的终止,成为一种理想的奢望。

只要矛盾持续存在,“布雷维克”们仍旧会再次拿起屠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7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