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迈看汤唯如何用12年改变命运
现在说到汤唯,大家都会称呼她女神。甚至有人说听到她的名字就会想起,顾城那首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曾在知乎上见过的一个问题:如何客观评价汤唯的长相和气质?
有人答:汤唯可能是中国大陆女演员里面,唯一看上去像是念过书的人。
认同者无数。
出道至今,从大火到被封杀,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所经历的种种,远非我们想象地那般轻易。但她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她的英文采访,可以秒杀大批国内演员。
正如她本人所说:
未来的不同
其实都是基于今天我们所做的选择
我很庆幸我学了英文
而且坚持地实行了我想要学的东西
就像这首诗中说的那样
我感觉到作者可能有另一个意思是
回看昨天其实有声叹息在里面
我觉得
千万不要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叹息
当你觉得该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就去做
汤唯的故事,就是一个语言学习者励志的典范。
我如何用12年改变命运?
文:汤唯丨来源:新浪娱乐
我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父亲是一位画家,母亲在我出生之前是一名越剧演员,之后也转入绘画学习。小时候,我们的一切都是由父母来安排,因此顺理成章的,父母安排了我走画画这条路。但其实,我从小就有个愿望,就是会说很多种语言,方言、外语都行,所以每回看见那些在多种语言间很骄傲地自由转换的人就羡慕得不得了,总会偷偷地多欣赏一会儿。
我喜欢语言,掌握它,能和当地人聊天时,语言上的亲切感能让某些隔阂瞬间消失,能帮助你快速融入对方的文化,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后来,记得是高中二年级,我在杭州报纸中缝里看到美国交换生的申请消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于是我想也没想,第二天立刻按要求把申请材料,包括什么照片啊、老师和学校介绍信啊等等,都准备好了。可是……在父母这最后一关卡住了,出于种种原因,他们不让我去,而我那时候也就是个高中生,别无选择,好吧,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心中被演练了千百遍的画面,暂时冷藏起来了。
那年,我15岁。
人生就像是一个圆,常会走着走着,就遇到了陌生又熟悉的机会。
在我拍完第一部电影,而合适的第二部又尚未出现,有了个空档。突然我发现,唉,机会来了,超级兴奋!!!公司当时就提议去纽约,但我想去瑞典学戏剧,因为我喜爱的两位大师斯特林堡和英格玛·伯格曼都从那里来。但是!我不会说瑞典文!英语也仅限皮毛。好,那就先从英语国家开始,我决定去那个有海德公园的伦敦。
之后就是不停在追问公司,我几时可以走?可以走多久?去哪间学校?什么专业?要带些什么?住在哪里?那段时间我兴奋的就像个明天要去远足的小学生。最后,在公司和李安导演的帮助下,我去了伦敦数一数二的戏剧学校LAMDA(LondonAcademyofMusicandDramaticArt伦敦音乐戏剧艺术学院),虽然只是念了两个summercourses,但小时候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就是在国外学语言。
那年,我27岁。也就是说,12年后,我实现了15岁的少女汤唯的梦想。
包括后来因为电影工作需要,我有机会在香港学习广东话,也是一样。
我时常觉得生命很神奇,有很多事想做而未能成,曾经一度失望之极,你以为生命中的那扇门已经关闭,你以为自己也已经放弃,可当日子过去,你只要踏踏实实走你该走的每一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有一天,你冷不丁就会发现另一扇门不晓得几时已经悄悄地~为你打开了。对我而言,伦敦的学习生活,就是我生命中的一扇门。
语言上的亲切感能让某些隔阂瞬间消失,你就可以去探索这语言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我选择了莎士比亚。
那会儿整个学校我怀疑就只有我一个亚洲人,这正合适。在伦敦的日子,我给自己设了条规矩,除了与国内联系非用不可,绝不说中文,珍惜时间,给自己一个最纯粹的语言环境,有效率的专注于感受这种语言的氛围。但这真不是那么简单,一开头就给了我个下马威——第一堂表演课,全班同学光脚一圈围坐在排练厅黑色的橡胶地上,挨个儿一句句读仲夏夜之梦。我永远忘不了,轮到我读的那句,几乎没有一个词是我认得的,大家都等着看我,尴尬的呀,真想扒拉条地缝钻进去,最后还是身边的老师帮我念了,当时特想哭,要知道莎士比亚所用的的英文是古英文,可我连基础英语还没掌握完全呢!
剧本读不下来这件事挺可怕,你连读都不知道自己在读什么,那怎么演啊!以前只演过中文的,这英文的使使劲儿我也能读,可这回好嘛,是我拿着剧本,那些词它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它们,就算查了字典也不知道整句在讲个什么鬼东西,崩溃!但话说回来,我还就不信了,怎么就不行呢?我冲去老师办公室,用手机就对着老师说:Couldyoupleasereadallthelinesforme?老师也很好,全都读了。之后的两三个礼拜我就跟这录音谈起了恋爱,每天上下课,坐地铁一个小时,还有走路大概二十分钟的路程,那一个半小时,来,去,我永远都是在听着跟读,回到家里也是在听,做饭也听,睡觉也听。人多就小声咕哝着跟读,四下无人就扯着嗓子跟读,就那耳朵里永远塞着永远在听。
暑期班时间很短,只有三四个星期。期末演出后,很意外地,我获得了两出将在伦敦上演的舞台剧女主角的邀请,其中一出是莎士比亚剧。但因为与《月满轩尼诗》撞期,最终只好忍痛割爱。这愿望至今还在冷藏柜中…
这是我学习英文的一个小例子。我想说的是,困难总是和我们如影随形的,用不着害怕,怕也没用,反正它都在那儿,拐个弯儿就碰上了。其实遇到困难的时候,面对它,拥抱它。这时它就不再是个坎儿,只是一件事儿。对我而言,困难是一种营养,能强壮我的心智,帮助我成长,为将来做准备。
我是个喜欢一直往前跑着的人,总好奇这世界还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我没见过。跑着跑着自然会会遇到各种稀奇古怪不同的状况,(这应该是我天生好奇的性格决定的)遇到了,害怕没用、哀声叹气没用、逃也逃不掉的。这种情况,我喜欢把自己收拾利索了,准备好,迎上去,和它sayhi,理解他,与他交谈,握手,拥抱,他会离开,你也不用回望,继续往前走就是了,生命这么短,世界那么大,多的是你可学可看的。我坚信,再大的障碍除非你投降,不然谁也不吃不了你。当一切都时过境迁,便是你破茧化蝶的日子。不用管别人怎么想,听从内心的声音,自己做的决定,不管结果怎样,我不会后悔。
刚刚说到,语言是我人生中的一扇窗户。因为伦敦打下的那一点语言基础,令我有可能参与国外电影的拍摄,比如年的深秋,西雅图,我主演了韩国电影《晚秋》,意外收获了韩国电影同行的诸多认可与观众的支持。年在国内上映时也得到了很多中国观众的喜爱,感恩。
汤唯在英国的学习生活遇到过很多难题,上文中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了。
在其他采访中,她透露,当初打算去英国找个学校读书,去了才发现很不现实。首先,英国的艺术院校,对学生的基础要求很高,雅思成绩要在6.5分以上,托福至少要在分以上。汤唯当时的英语水平远达不到可以被录取的要求。其次,英国学费高,哪怕是伦敦艺术大学这样的公立高校,对于正规录取的学生收费也在每年1万英镑,对于自费生,则是3万-4万英镑。
于是,她找了个语言培训班,专攻英语。目标是以好成绩争取到全额奖学金。汤唯打听得很清楚:伦敦艺术大学的最高等级奖学金是每年1.8万英镑——有了它,不仅可以免费上学,还能从中赚到所有生活开支。
之后,汤唯开始考虑经济问题。手里的钱在英国,刚刚够一个白领的年薪水准,还不知何时才有赚钱的机会。经过再三考虑,她决定去街头卖艺。
在英国人眼里,任何与创作有关的行为,都被视为艺术。用油彩在脸上画出京剧脸谱,有钱收;拎一桶水,用海绵做的毛笔在人行道上写书法,有钱收;搬一张椅子,替路过的人画肖像,也有钱收……每天抽出两个小时,琢磨个点子,总能有几十镑收入。这些钱足够每日开销,这些钱也让汤唯在英国的日子渐渐不那么拮据。
在英国,人工费非常昂贵。汤唯又找了一家俱乐部做兼职陪练。每小时80镑,老板收取20镑的管理费,她净赚60镑。每周大概陪练15小时,收入镑——正好承担了房租和上语言班的费用。
在无戏可拍的三年中,汤唯从未放弃自己,而是勤奋刻苦的学习和磨练,终于等到了翻身的机会。
再次亮相,她已经成了众人眼中的“女神”。
正如她本人所说:
Everysecond,youhavetheopportunitytomakethenextsecondgreaterthannow;
Changeisinallofus;
Ibelieve,youcanchangeyourdestin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