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工业化难以完成答案是陷阱太多,坑太大

引言:

工业化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占据主导的历史发展过程,经历过这个过程的国家,就算真正在世界国家之林中立足了。

按历史而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表现是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代替原有的手工业生产方式,进而通过扩充产能,用工业生产代替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

实现工业化是一个强国必经之路,也是无数国家追求的终极事业,因为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有了财富创造力,进而有成就国家崛起的实力。

(工业化是强国根基)

正因为难度重重,真正实现工业化,进而抵达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在世界上并不多。

这不多的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通过搜刮掠夺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国家。而能在二战之后完成工业化的国度,少到只有几个。

那么为何工业化如此难以完成?答案是陷阱太多,坑太大,还层出不穷!

这坑和陷阱有多少?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六点。

(发展途中时刻注意陷阱)

一:先天不足。

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命题,也是无数国家向往的事业。

可先天不足却让无数致力于工业化的国家,在开始就选择了放弃,原因很简单,工业化需要资本、需要土地、需要市场,这三大项目任何单独一个,都是大难题。

首先从资本上看:有钱的国家早就完成了工业化,他们又不是圣母,即便需要投资也不会真心实意帮助受投资国发展工业化的,或许因为市场分工的需要,帮助了一段时间,可后续政策依旧会转变。在这点上,今日不少工业从国内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就是明证。

而且工业化最大笔的开销还不是投资,而是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可是大工程,人口少,经济实力差的国度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难度不是一般大,即便是人口最多的印度,看似国家实力不弱,工业化却一样在基础设施建设这块拖后腿,更何况无数还比不上印度的国家。

其次从土地上看: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适合工业用途的土地。

没有经历过土地改革的国家,在这点上几乎个个举步维艰。土地归属问题,土地分配问题,引发工业化土地的缺失,让无数国家面对高额的征地成本黯然退却。印度工业化搞不成,土地问题也是关键。

(工业化是个系统工程)

最后从市场上看:一个成规模的国内市场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的本质是用本国的工业生产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在进行对外出口,完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稳定且受到保护的本国市场,是开始工业化的先决条件,对刚刚启动工业化的国度而言,要是本国市场量级不够,往往意味着工业化的规模不够,规模不够意味着竞争力起不来,没有竞争力,工业化就会在外国商品冲击之下夭折。

于是,基于保护本国工业化诉求而进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就至关重要。没有保护的脆弱民族工业,遇见早已完成工业化的欧美国家竞争,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基于以上三点,在看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就能懂我们的稀缺了。

中国就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三大先决条件几乎齐备的国度。

资金上看,我们虽然也缺资金,但咬咬牙也是可以应付的,建国后的完整工业体系建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

土地上看,经历过彻底土地改革的中国,几乎没有工业用地的困惑可以放开手脚大干。

市场上看,十多亿人的国内市场,足够支撑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WTO时候的各种谈判,各种条款限制,也为中国工业化保驾护航,做大做强赢得了时间。

三位一体来看,能有我们这样三大条件具备的国度,世界上可谓少之又少几乎没有。

这三大条件,就如硬指标一样,将很多国家挡在了工业化之外,除了这三大指标之外,要完成工业化还有很多陷阱等在后面。

(资源诅咒概念)

二:工业化拦路虎之“资源诅咒”。

形容一个国家富裕最常用的词语有“地大物博”,这个世界上面积大的国家不少,物产丰富的国家也不少,比如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欧洲的俄罗斯,还有澳大利亚都可谓地大物博,中亚的无数产油国更是天赋异禀。

可这无数国家,却没有一个工业强国,唯一工业强点的俄罗斯,还是吃得苏联的老本,重工业发达,轻工业惨不忍睹。

为何咧?答案就是资源太丰富,进而影响了工业化。

当一个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多的时候,赚钱就变得相对简单,进而没了苦干实干的精神,随后陷入了资源陷阱,这如何体现,我们可以举个列子!

比如说,当一个国家出现了大量的石油和矿产等高价格资源之后,都会陷入一个短期投资高潮和长期的工业增长缓慢。

短期投资高潮的发生,是因为大量的石油矿产需要投资产生收益,长期的工业增长缓慢是因为经过一轮投资之后产生的收益,足够这个国家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了。

中东无数产油国就是如此!

他们在经过前期石油产能投资后,就能坐看油井产出无数石油,用黑色黄金换取的外汇过上幸福无比的高福利生活,高福利下孕育的人,又如何会关心工业生产?没了买不就够了吗?

中东产油国是这样,巴西、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产出大国也是这样。

于是,这样的国家就陷入了“资源诅咒”之中,靠着地下赋予的财富就能很好地生活,工业当然会萎靡不振。萎靡不振的工业,遇见了大量质优价廉的外国产品,本就没有竞争力的本国工业势必渐渐消亡最后没有了。

(中东油田)

相反,资源匮乏的国度,往往能产生工业国,比如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就是如此。

这两个国家都是资源少,领土不大的国家,没有上天赏的饭吃,只能苦干实干弄工业化,反而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工业化。

所以啊,人穷更努力,只要肯干就更容易成功,对国家和个人而言道理其实都一样。

三:工业化拦路虎之“赶超陷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无数地区迎来了国家独立浪潮。

无数曾经的殖民地都成了独立国家!

一般而言,刚刚独立的国家都是朝气蓬勃,都是踌躇满志的。

他们急于摆脱曾经落后的样子,恨不得一口气建立起工业化,然后变成发达国家。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影响下,无数国家制定了好高骛远的国家政策,将所有的国家资源和人力集中在不切实际的高端制造业,尖端工业上去而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基础是否能承载这样的工业跃进。

(经济发展也有规律赶超也是陷阱)

基于这样的心态治国,让不少国家都陷入了“赶超陷阱”之中。

因为工业化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从轻到重到高精尖慢慢渐变的过程。

只有先发展轻工业完成早期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还有基础设施的改善,才能进行重工业的发展,进而有踏足高科技的可能。

以纺织业,加工业为主体的轻工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是最容易完成的工业品类,对技术的要求也不高。只有先夯实轻工业,再用轻工业赚取的资本投入重工业,才是稳扎稳打的之策。

如果一上路就弄重工业高科技,除非家里有矿,想都不要想!

当年韩国和日本还有中国,就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弄重工业,最后搞高科技的。

唯一的直接跳入高科技还有不少成就的,只有家里有矿的阿联酋,他们跳过了工业化直接弄航空航天业,那是他们有钱啊!

所以说,发展工业最关键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事情,在工业化道路上是走不通的,那就是陷阱。

(阿联酋航天中心副主任塞勒姆·阿尔马里)

四:工业化拦路虎之“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长期被讨论的命题,意思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之后,因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难以适应所谓的高收入国家发展要求,进而陷入了增长动力不足,发展停滞,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

这个陷阱的集中表现是,工资方面无法和低收入国家竞争,造成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不足。尖端科技方面又无法和富裕的高技术国家竞争,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陷入了停滞阶段。

一方面是比较优势的降低,一方面是高科技产业上的弱势凸显,上下挤压之下就停滞了。

陷入这陷阱的国家有无数,曾经发展不错的拉美还有不少亚洲国家都陷入了这样的陷阱。

那么这个陷阱从何而来?究其实质不过工业化进程是否顺利而已。

唯一的破局之法也很简单,继续工业化,致力于高精尖产业的工业化。

只有冲向高端制造业才有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工业的发展一样,从来是连续的,渐进的。

(中等收入陷阱引发无数问题)

农业时代,土地是产出主体,工业时代,工业生产是产出主体,可工业也有强弱高低之分。

有的国家,将沙子变成芯片就能赚取百倍千倍的差价。

有的国家,将纺织品变成衣服,却只能用一亿件衣服换一架飞机。

都是做工业的,附加值却截然不同,当然收入不同。

这个陷阱无数国家闯不过去,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动力冲破这产业壁垒。

少有的能冲过去的如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都是基于西方的扶持,还有产业转移的需求,抓住了时代契机才成功的。

今日的我们,也面临这样的困局,但我们在用行动冲破这陷阱的束缚。

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新工业时代,信息化就是冲破这一切的最大助力。

当全国都成了5G甚至6G时代时,当光刻机不再是问题时,当中国制造从中端走向高端的时候,这个陷阱就不存在了。

(攻克科技拦路虎)

五:工业化拦路虎,“圣母陷阱”。

曾经一个纪录片《苍穹之下》在中国引发了轩然大波。这轩然大波随着气候变化的问题,占据了无数的头版头条。

工业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强大,也意味着环境污染和破坏。

于是,就有了记者柴静和丁仲礼院士的一段经典对话,进而引申出了一个道理:碳排放权就是生存权就是发展权。

(碳排放权就是生存权发展权)

秉持这个观点,我们的政策是边发展边治理,用数十年时间让无数沙漠变成绿洲树林。

国人用艰苦奋斗,践行了自己的环境责任和发展诉求,但依旧有无数声音明里暗里扣帽子。

从少吃肉,到少吃海鲜,形形色色多不胜数的声音背后,都是西方的“圣母陷阱”。

“圣母陷阱”是什么?简言之就是用一个毫无瑕疵的逻辑闭环,去锁死后发国家的发展道路,维持圣母们的高标准生活。

于是有个瑞典女孩站出来高呼:howdareyou!

不符合年岁的嘶哑的嗓音,配合着伟光正的发言让人动容。

可真相真如此?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环保成了标签,成了遏制后发国家发展的筹码,成了无数国家陷入的陷阱。

曾经的南非就因为环保,而主动选择了去工业化,青山绿水保住了,南非的工业完蛋了,国家也陷入了经济停滞期。

今日的非洲也是如此,在非洲无数国家都有大片大片的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环境,这保护区内所有的土地都成了野生动物的家园,路没办法修,矿产没办法开采,经济如何发展?

锁死后发国家经济发展之路,这才是他们不断宣扬环保的根源。

环保当然是好事,保护地球是大家的责任!

那么我想问,平均能源消耗量世界第一,平均肉类消耗量世界第一的欧美国家们,是不是先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践行下环保啊,或者拿真金白银出来缓解下环境问题啊?

如果没有,就别用自己的圣母心态指手画脚。

(国人不喊口号只行动)

六:工业化拦路虎,“经济陷阱”。

说了这么多的陷阱,其实还有个陷阱值得警惕,那就是经济陷阱。一个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外贸依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光有国内市场,是不足以完成工业化的,只有融入世界市场才有发展工业化的可能。

可,当一个国家严重依赖对外出口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十分依赖西方市场,因为西方欧美市场无疑是最大的市场。

当最大市场对你起了不好的心思时候,后发工业国就要当心了。

他们会让你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妥协,在国家政策上妥协,在舆论上妥协。

当你一步步妥协的时候,他们就会用收割的心态,制造经济危机,引发舆论危机,进而动摇这个国家的根基。

当年的广岛协议是如此,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是如此。

用这手段,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国收割了无数国家,也让无数国家成了欧美的长工。

一场经济危机,就是一场收割盛宴,也是一场针对后发国家的经济陷阱,当年出口赚得有多少,吐出来的必定翻倍。

(金融危机就是收割场)

尾声:

今日的中国,正昂首阔步走在工业化的路上,工业化有多艰难,看前文就懂了!

一个国家要完成工业化,自身资本,土地还有市场是三要素,同样还要规避无处不在的陷阱。因此,二战之后能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少之又少,日本韩国新加坡就是少有的代表国家。

而这些国家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首先:自然资源不那么丰富,让他们有了苦干实干的精神。

其次:国家体量不大和西方关系良好,让工业化后的他们对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冲击不大。

最后:政府政权相对稳固,政策延续性高。

看完这三大条件,再看中国,就懂我们要最终工业化还有不少路要走,因为体量太大,如果真要一跃而起,造成了的影响是这些小国无法比的。

这也是无数牛鬼蛇神一个个跳出来的根源。

面对这一切,我们要做的只有淡定,坚持,走自己的路.......让.....

最后回归世界的中心那曾经该在的位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1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