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生存芬兰的智慧,大国环厮,赫尔辛
众所周知,欧洲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是非之地,强权横行,民族众多,国家也众多,问题也多。
话说当初大英帝国强大的时候,一直保持“光荣孤立”,而对欧洲大陆一贯采取“大陆均势”的外交政策,世界第一强的日不落帝国况且这样,更何况欧洲那几十个小国家呢?
所以,历史上小国要想在欧洲生存下去,必要的外交和策略是要一点的,毕竟历史上欧洲的地缘政治环境对小国来说差得不能再差,而欧洲历史上那些大国一不注意被被人吃干抹净的例子也不少。
典型的就是历史上的波兰了,最强大时的波兰可是中欧一霸,在对抗东方入侵者“上帝之鞭”蒙古人时可是主力啊!不过后来一顿无脑操作,被欧洲三大流氓德奥俄瓜分干净,实在是惨!
大国况且如此,何况欧洲的小国,那还不是案板上的肉,怎么都跑不掉?
不过话说回来,小国往往也有自己的生存技能,一番连横合纵最后生存下来的也不在少数。
北欧永久中立国芬兰便是其中之一,知道一点地理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芬兰的地缘政治格局实在是不好,旁边便是人类历史上最有侵略性的国家——俄罗斯帝国。
欧洲地形和芬兰地图而东斯拉夫人的扩张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非常出名的,俄罗斯人只信仰丛林法则,对外扩张也从来不要遮羞布,那么有恶邻如此,芬兰最后为什么又可以独善其身呢?
还得从历史中探寻细枝末节。
历史
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也是著名的“千湖之国”,北欧五国之一,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
早期芬兰其实可以说是属于瑞典的,大名鼎鼎的维京人经由贸易和劫掠就已经接触芬兰。年通过第二次瑞典十字军占领了芬兰,此前芬兰可以说一直处于原始公社社会下。瑞典十字军顺便控制了卡累利阿。其后的第三次瑞典十字军东征控制西卡累利阿,奠定了瑞典对芬兰的统治。
而东卡累利亚则在文化上则逐渐转向俄罗斯和东正教,东卡累利阿此后虽说和芬兰保持紧密联系,不过往往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后世的“大芬兰”主义与此息息相关。
年瑞典的内战波及到瑞典统治下的芬兰,而内战的胜利者玛格丽特一世成立卡尔马联盟,将瑞典、丹麦、挪威三个王国全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一举成为北欧大国。
卡尔马联盟15世纪末,莫斯科大公国占领了诺夫哥罗德,向统一俄罗斯迈进了一步,开始威胁到芬兰地区。
不过随着俄罗斯帝国的逐渐强大,为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开始与瑞典在北方争霸,而早在年卡尔马联盟就瓦解了,古斯塔夫一世就任瑞典国王,当然芬兰归属瑞典,一切照旧。
年由于俄国沙皇伊凡四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顺带扒走波罗的海东岸土地而冒险与立窝尼亚骑士团、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丹麦-挪威联合王国进行了沙皇俄国统一后第一次对外侵略战争——立窝尼亚战争。
不过很明显,东斯拉夫人此时还比较稚嫩,还没有从战争中学会战争,开局就一挑几的群架,也不先挑挑软柿子刷刷经验。
17世纪的瑞典和芬兰虽然才摆脱蒙古统治没多久的萌新俄罗斯表现非常稳定,但是一个好汉架不住群殴,而伊凡雷帝又野心过大,到处树敌,多面作战,一顿无脑操作下来,最终年以俄国的最终失败告终。
俄罗斯夺取出海口的目的未能达到,其扩张势头暂时受到了挫折。不过从这里已经看出来俄罗斯人对波罗的海沿岸简直是馋哭了,其中也包括芬兰。
在三十年战争中,瑞典在德意志也得到了大片领地,包括西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不莱梅公国和费尔登。同时瑞典还征服了丹麦和挪威在松德海峡以北的领地。
17世纪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进行的一连串的军事改革导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瑞典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立窝尼亚也被瑞典占领。
此举让俄罗斯人对瑞典及其不爽,俄瑞矛盾激化。俄罗斯虽然在立窝尼亚战争失败,但是并不服气,是时候展现俄国人真正的战争技术了,随后大北方战争爆发。
在这场和瑞典争霸北方的战争中,比较搞笑的是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表兄的儿子查理·弗里德里克居然娶了彼得大帝的女儿——安娜·彼得罗芙娜。
彼得大帝和查理十二世那样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还打什么打?不过俄国人向来是帮理不帮亲,为了俄罗斯梦寐以求的出海口,毫无心理压力抡起大棒就朝亲戚招呼。
不过鉴于立窝尼亚战争的前车之鉴,俄国人也学聪明了,组织了一个反瑞联盟,比较尴尬的是这个联盟里居然有两个查理十二世的表哥。一个是萨克森选帝侯强人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而另一个是丹麦-挪威王国国王弗里德里克四世,这个关系比较乱,明白都是一群亲戚打架。
而勃兰登堡选帝侯和普鲁士国王(注:一个人)为了勃兰登堡的一贯立场:夺取奥德河口以为勃兰登堡核心区域获得波罗的海入海口,也不约而同的参加了这场战争,很显然,大家都想把水搅浑,好浑水摸鱼。
战争结果,俄军占领了里加和塔林。波罗的海诸省在爱沙尼亚和立窝尼亚投降后并入俄罗斯帝国,除了芬兰还归属瑞典,瑞典此次战争丧失了几乎全部在17世纪得到的海外领地,失去了大国地位。
俄罗斯帝国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周围领地,成为了东欧最强大的国家。
18世纪末期是芬兰改变的年代,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在担任瑞典新国王,不过他缺少引领国家安然度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浪潮。在拿破仑战争同一时期的芬兰战争期间,芬兰为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所占领。芬兰成为俄罗斯统治下的芬兰大公国。
芬兰大公国时期的俄罗斯帝国总体看来,芬兰历史上受到了俄罗斯多年的殖民统治,而俄罗斯帝国年崩溃后它和波兰一样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摆脱了俄罗斯的统治。这也是后来的苏联为什么会对芬兰采取敌对态度的主要原因。
斯大林防线
年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崩溃,为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同盟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专心解决国内阶级矛盾。
《布列斯特条约》苏俄割土示意图后来又和协约国集团签订《里加条约》,苏联又和新生的波兰大打出手,苏波战争却意外的以苏联失败告终,而北方的芬兰早就乘势独立,苏俄丧失了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波罗的海西部沿岸及芬兰以东的大片土地的主权。
这让苏联心中憋了一口恶气。
时移世易,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其实就是一个20年停战协议,苏联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已经成为了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苏联政府认定是时候洗刷屈辱了。
而此时德国强人希特勒已经严重威胁欧洲大陆的和平环境了,而西方国家却阴谋推行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政策,巨大的战争阴云笼罩在苏联头上。
为了抵抗法西斯德国的侵略,也为了加强苏联自己的战略纵深,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前建立自己的东方防线很有必要,不过这样就苏联旁边的小国芬兰,波兰,罗马尼亚就倒了血霉了。
先是为了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关键还和德国秘密约定瓜分波兰,年德国出兵波兰,苏联遂出兵波兰东部寇松线以东地区。
其次是对于芬兰,为了不让德国从芬兰方向攻入苏联,而且苏联战略要地圣彼得堡离芬兰边境实在是近,于是苏联打算和芬兰交换领土。
为了让芬兰接受自己的方案,苏联提出用和芬兰接壤的奥涅加湖西北平方公里土地换取芬兰边境的平方公里的土地。不过芬兰并不傻,苏联给芬兰的土地和苏联想要的土地价值相差太大,芬兰一口拒绝,并且坚决宣称苏联占领卡累利阿是非法的。苏联人恼羞成怒,苏芬战争爆发。
苏芬换土和实际芬兰失去土地苏联由于在大清洗运动中军队实力下降,为了对付小国芬兰,居然出动百万大军进攻,芬兰人也很有骨气,打得很精彩,苏联损失几十万人。不过芬兰政府担心战争长期化可能会给芬兰带来毁灭而向苏联妥协。
芬兰不仅接受了原先的交换方案,而且丢掉了第二大城市维堡。卡累利阿等大片极具战略和经济价值的土地,损失了10%的耕地,12%的人口和20%的工业,几十万人流离失所离开了家园,可以说芬兰得不偿失,损失惨重。
接下来苏联吞并吞并波罗的海三国,占领罗马尼亚比萨拉比亚,而且北布科维纳移交苏联。
就这样,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苏联共增加领土46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多万,西部边界向西推进约—公里。
而芬兰等欧洲小国则加在德国和苏联两大国中,丢人又丢地,小国的悲哀。
后记:
由于苏联发动苏芬战争实在是不地道,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选择和德国结盟,在德国入侵苏联的时候自己也冲苏芬边境进攻苏联,是为继续战争。
不过,芬兰并不贪多,只希望收回芬兰在苏芬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芬兰在二战中的角色是非常特别的,虽然它和法西斯国家一起进攻苏联,但它并没有加入他们。
而且芬兰做得并不过分,收复失地后并没有攻入苏联境内。或许这也是二战后芬兰免于被清算的原因之一。
其实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芬兰抵抗苏联一直到年,在苏联想专心打倒德国的时间点上聪明的求和,虽然求和的代价是接受了比苏芬战争的结果还要严重的结果。
话说回来二战后苏联毗邻的国家,比如东欧全部成为苏联“卫星国”,芬兰成为了苏联毗邻的欧洲国家中,唯一在战后还能保持独立地位的。
只能说芬兰一个小国能在大国的夹缝中顽强生存,芬兰人的不屈和智慧,殷鉴史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