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有效推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
美元,在当今世界拥有如此优越的地位,首先是历史因素——年,西方国家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在该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挂钩。
这个时期的美元,本质上是金本位,是以世界各国人民都向往和愿意持有的“黄金给美元背书”。宣告了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核心位置,或者说是建立了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瓦解,美元不再盯着黄金,改为浮动汇率制。原本与美元挂钩的西方国家货币也转为浮动制,盯着一篮子货币。但盯着的这个“篮子”中,美元仍占据主导位置。
以欧元为例,盯着的一篮子货币中,赋予美元的权重高达44.28%,英镑权重为24.91%,日元为21.55%,瑞士法郎为6.29%,瑞典克朗为2.98%——还是主要在看美元嘛。
欧元之所以不盯着其他国家、地区的货币,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以庞大的军事、科技、金融霸权和政治、文化影响力为美元的国际地位做信用背书。
那我国人民币,该用什么来背书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其他国家、地区为何愿意持有或储备人民币,答案只能是:他们持有或者是储备人民币,能带来利益。起码是利,大于弊!
若要其他国家、地区积极使用人民币,必然也需要带来足够的好处,而且是与使用美元相比,能带来更多的益处。
作为一个普通网民,南生建议:以我国庞大的制造业规模和能力,给离岸人民币背书;以我国当前持有的庞大外汇储备,给离岸人民币背书,把人民币撑起来!接下来,给大家分别介绍下。
与我国GDP在全球的地位相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显然滞后了;与我国全球排名第一的外贸金额相比,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明显滞后了——离岸市场上的人民币,还非常短缺,不够多。
但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且顺差金额常年位居全球各国之首。无法像美国那样通过外贸逆差,对外输出货币。
与此同时,却经常有一些学者抱怨我国的外汇储备金额过于庞大,未能有效利用,给出了增加进口——将这些“纸张”换成对我国发展有用的各种商品,包括且不限于石油、天然气、粮食……
这当然是提高我国外储利用效率的办法之一,但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以外汇储备给离岸人民币背书,从而给那些愿意尝试持有或储备人民币的国家、地区吃下定心丸。
我们可以和友好国家、中立国家这样说:我国企业用人民币购买你们生产的商品、服务,提升你们的人民币储备量。请不要担心人民币汇率下滑,让你们持有的人民币购买力产生损失。
我国会在离岸市场成立“离岸人民币央行”,利用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买卖人民币,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当离岸人民币汇率下跌后,我国抛出外储,让那些持有人民币的国家、地区兑换,进而推动离岸人民币汇率回升;反之,则回收外储,抛出离岸人民币,确保汇率相对稳定,保证持有离岸人民币者的利益。
此外,还应建立与离岸人民币相关的金融业务。例如:给友好国家、友好企业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权”。鼓励我国金融单位去持有,提升其他国家、地区获得足够人民币的便捷途径。
假设俄罗斯要在远东地区开发新油田,缺乏资金。那我们就允许他们发行人民币债券,我国投资者若感兴趣就购买。这样,俄罗斯能源企业就获得了资金,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我国也优先购买。
即帮助他们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又给他们解决了销路;拓宽我国能源供应渠道,还推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投资者购买“俄罗斯能源企业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又能获得利息收入”,一举多得嘛。
当然了,这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强化抵押物等,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上述办法,解决了其他国家缺乏人民币以及担心持有人民币会出现汇率损失或无法持有其他货币等问题。
接下来需要解决“持有和储备人民币之后,经常使用人民币能带来什么好处”——这需要我国以规模在全球排第一的制造业及其能力做背书。
我国进出口商品总金额早已位居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是全球多个国家、地区最大或者是排名前三的贸易伙伴。
除了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这些能源和资源出口大国外,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与我国的双边贸易中经常是逆差。我国庞大的制造业能力,能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物品,可适当要求以人民币支付。
仅有这一点,还不够。如果强制要求他们使用人民币支付,容易被西方国家炒作和利用,滋生不必要的麻烦,也容易导致我国和这些贸易伙伴发生摩擦——只能是鼓励、激励,不适宜强制。
经常浏览新闻的网友或许已注意到,我国已开始对部分重点商品“采取出口限制”——不再是美、欧、日单方面对我国出口限制;在部分领域,我国也开始对他们采用出口限制政策了。
南生建议,将我国出口商品分成三类,一种是极其敏感类商品,采用等级最高的出口限制;一种是不限制,可自由出口;第三种则是介于两者之间,对不友好国家限制,对友好国家不限制。
只要其他国家、企业觉得“他们持有人民币,总能购买到美欧不能提供的商品时”,他们自然就会乐意持有人民币。当然了,前提得是我国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创新不断。
此外,还要凭借我国制造业能力给外商额外的好处。南生建议在税收、运费、保险等层面,给予那些愿意使用人民币支付的企业一些优惠。
在我国自贸区建设日益提升背景下,关税越来越低,再度下调的空间已不大了。南生想出了这样一种办法,举个例子:某外商从我国比亚迪公司进口汽车,假设比亚迪需要向国家纳税0万元。
如果是友好国家企业使用人民币支付,那国家将给退一半的税,就是万。这万中的一半,直接返还给比亚迪,从而激励我国企业在和外商谈判时,积极说服他们采用人民币支付。
剩下的这万返还金额,不是直接给外商,而是要求外商“选择我国航运公司,选择我国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返还的这万元,可抵扣外商选择我国这些企业支付的部分款项。
外商进口我国商品,若选择使用人民币,能降低成本;我国这些航运、保险类企业还能额外获得订单,推动我国企业在“境外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又实现了多赢。
那国家是不是损失税收呢?
表面上似乎是这样,原本能收0万的税,现在只能收万——但这只是表象,属于“增收型损失”,这是南生发明的词。我国税收实际上不仅不会下降,还有可能在提升。
首先是因为:国家给航运、保险等企业带来了订单,他们会交税;其次,若不提供这些优惠措施,降低外商进口成本的话,他们可能不会来比亚迪购买汽车了——国家变相抬升了比亚迪竞争力。
是国家在不损失比亚迪利润背景下——实际上还拔高了利润,且变相帮助降价,提高了对外接单概率。若这笔订单失去,那就谈不上税收了,这就是“增收型损失”。
综合起来,上述办法就基本解决了其他国家、地区、企业缺乏人民币,担心持有人民币受损以及为何要积极使用人民币的难题。
如果您觉得还不够,我们还可以继续在“给离岸人民币背书的这个篮子”中增加新的东西,比如稀土——购买我国稀土及其制品,需要支付人民币。
没有人民币怎么办?可以货币互换,那些优质企业可以让他们发行人民币企业债券筹集人民币;若担心持有人民币受损,我国保证会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在离岸市场买卖人民币,保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本文由南生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备注:本文思路先由“尖端防务”提出,南生顺着他的思路也写了一篇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