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视线右翼势力兴起,欧洲政客逐渐特朗

“一股黑浪正在冲击欧洲,瑞典的水坝已被大浪推倒,这是一个政治神话的瓦解。”意大利《新闻报》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形容当下的欧洲政治生态。

当地时间9月25日23时,意大利兄弟党领导人梅洛尼在议会选举中获胜,这将是二战后欧洲大国第一位上台的极右翼领导人。在此之前,法国“女版特朗普”勒庞领导的右翼政党也在选举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

意大利兄弟党领导人乔治娅·梅洛尼图源网络

“美国优先”一直是特朗普的名言,此风好像从北美洲吹到了欧洲,欧洲政客也开始高喊“本国优先”。

这是否意味着欧洲出现集体右转的倾向?导致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又何在呢?右翼势力的壮大又会给欧洲带来何种影响呢?

政坛“地震”不断,欧洲集体右转?

欧洲集体右转的苗头由来已久,极右翼势力渗透力“极强”。长期以来,瑞典是全球“白左”的大本营之一,左翼政党在政坛处于主导地位。但据瑞典国家电视台(SVT)报道,在9月12日结束的议会选举中,由瑞典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等右翼政党组成的联盟获得49.8%的选票,社会民主党、绿党等左翼联盟获得了48.8%的选票。这意味着瑞典将出现史上第一个依靠极右党派组阁的政府。

瑞典民主党领导人吉米·奥克松图源法新社

那么极右翼的影响力又有多大呢?如果说瑞典右翼政党的获胜是一次预演的话,意大利右翼政党的上台则造成了欧洲政坛的“地震”。

作为G7成员国和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在欧洲的地位举足轻重。在25日的议会选举中,中右翼政党联盟成为最大赢家,共计获得约44%选票。这意味着意大利兄弟党党魁乔治娅·梅洛尼将成为意大利首位右翼女总理。

“意大利极右翼政党如果真的在选举中获胜上台,这会是欧洲政治集体向右的转折点吗?”英国天空电视台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但随着右翼势力不断壮大,《华盛顿邮报》称:“欧洲的一个禁忌可能即将被打破。”

除了上述两个国家,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已经是右翼政党的天下,左翼另一个大本营——德国也面临着右翼崛起的态势。而在法国,“女版特朗普”勒庞虽然两次竞选总统败北,但已经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右翼势力。由此可见,欧洲的集体右转可能已现端倪。

右翼势力崛起,凸显欧洲之困

几十年前还处于边缘地位的右翼政党,为何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呢?一则新闻报道可能给出了答案。

在意大利右翼政党联盟在竞选中取胜之后,法国《世界报》称,欧盟已经深陷战争与多重危机。我们有一场战争、一场能源危机、一场全球粮食危机、一场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正是这叠加的多重危机,成为了欧洲右翼势力快速滋长的土壤。

欧洲移民危机资料图图源网络

欧洲右翼势力的抬头源于移民危机的产生。在经济繁荣的5、60年代,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欧洲发达国家开始雇佣外籍工人。但随着外来移民(特别是非洲和中东地区)人数的增加,劳动力由短缺变为过剩。而且,初代移民大多从事的是制造业工作,而今天的移民要么失业,要么在酒店、饭馆或建筑工地从事低端工作。

在欧洲当地人看来,这些人数众多的移民不仅抢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而且致使犯罪率飙升。他们往往聚集在移民区,在文化上处于独立状态。这些积压的不满情绪逐渐转化为反移民的浪潮。右翼政党正是抓住了选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1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