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设计大到为国,小到为家瑞典斯德哥尔摩

难民问题

近年来由于地区间冲突加剧

种族和宗教矛盾尖锐

恐怖主义势力迅速蔓延等因素的影响

难民问题不断恶化

面对日益严峻的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尚无良策以对。

导致难民问题无法解决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难民接受尚未形成合理的模式,已接收的难民没有得到合适的安置,难民与市民之间的关系没有得到调解。

这些因素的存在,制约了国际难民保护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不利于难民问题的永久解决。

01

设计之初

面对亟待解决的欧洲难民危机,本设计充分考虑治安管理、就业辅助、环境优化及文化交融。

构建隔而不离的难民收容与治理新方法,缓解当地居民与难民的多种冲突,恢复难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尊感,力图能对完善国际难民接收与安置有所助益。

设计效果

场地设计预计1-3年建立物理栅栏隔离,3-6年形成水隔离,6-15年完善景观设施。

首先隔离市民与难民双方,缓解双方的矛盾;再建设景观设施给双方提供和平交流的场所,逐渐形成隔而不离的景观软隔离。

为其他被列为禁区的瑞典街区甚至是世界各国提供一个模式参考。

前期分析

随着欧洲难民问题的不断加剧,愿意接收难民的国家感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力。

当前的问题是,尽管难民数量得到管控,但难民危机却已“变身”为“融入危机”并进一步发酵。

如何让已在境内的、符合条件的难民顺利、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是困扰瑞典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首要难题。

02

设计策略

问题分析与初步策略

瑞典斯德哥尔摩难民问题十分复杂,经过我们的梳理后认为主要有:市民与难民冲突大、难民就业难、文化融合慢和环境接纳小等方面。

但是根据深层的剖析,难民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他们缺少精神引导,缺少归属感、认同感和自尊感。难民与市民之间由于文化不融合、语言不通等原因。

要想解决难民与市民的冲突,首要任务是让难民产生对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空间上设计隔离场所,让难民和市民保持和谐的社交距离。

设计策略

我们希望在难民街区和周围街区的边界设计,打破难民与市民之间无形的墙,解决难民就业、语言交流、文化碰撞等问题。

促使难民与特殊环境为友,打造符合使用者经验的环境,唤起使用者脑中的意象片段,就算是第一次来到场所,熟悉的意向仍然能够使人获得归属感。

让难民将林科比当成自己的家,融化难民与市民之间的坚冰,为其他被难民问题困扰的国家和地区提出一种参考模式,从根本解决难民问题这块硬骨头。

03

设计的最后

本设计以难民在异国他乡的安置与生活为出发点,调和难民与市民日趋紧张的矛盾关系。

为世界难民接纳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柔软的、灵活的方案设计,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实时性、迫切性。

项目名称:以柔化刚

瑞典斯德哥尔摩难民居住区软隔离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王葆华

主创姓名:唐安楠

成员姓名:梁嘉琳赵曌米一恒元文卓

设计时间:-04-01

项目地点:瑞典斯德哥尔摩难民

项目规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