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位诺奖得主的41本汉译名著商务印书
当汉译名著遇见诺贝尔奖,会发生什么?
分享我们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作者的汉译名著。
政治·法律·社会学
伯特兰·罗素
年5月18日-年月日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罗素终其一生都在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
作为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罗素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其中以哲学和数学为最。然而他对文学园地不经意的闯入,却也令许多为了文学以生命相搏的作家汗颜。
1.《权力论:新社会分析》
人都是热爱权力的动物吗?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其实就是力的结合
警惕俯视众生的“超人”
我们大多都这么淘气过吗?“挑开一个蚁穴,相当感兴趣地观看由此而产生的群蚁奔走的纷乱状况。假如我们从摩天大楼的屋顶上俯视纽约街头的往来行人,那么,下面的人就似乎不再是人,而依稀带有一种荒谬可笑的性质了。”
本书是思想家罗素影响整个世界的一部力作,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罗素以大量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生物学、教育学和神学等各个角度,对不同形式的权力及其表现加以论述。
罗素从多种角度对权力进行分析、探讨,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想借此表达对人们的警告——权力的滥用。在最后一章讨论权力的节制里,我们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这位自由主义思想家的信念。或许你不认同其看法,但可以听听他思辨的逻辑。
.《权威与个人》
技术与人性的冲突
权威与个人的冲突
秩序与个性的冲突
年,罗素写下《权力论》,洞见迭出,启人深思。10年后的年,罗素以里斯讲座首讲人的身份,再次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洞见——《权威与个人》。
也许跟年龄有关,这位76岁的老人,不再如十年二十年前那么被人认为"偏激",这次演讲中的许多观点虽然保持了他一贯来的锋芒和对自由永恒的热愛,但也更为中庸。
在考虑保护人的个性的同时,罗素着重分析了技术时代如何在保证公民社会所应有的基本安全与稳定的同时,如何有效地保护、激发人类的人性之美善,遏制以及有效地疏解人性之丑恶,以解决"每个人身上的野性必须找到某种同文明生活以及其他同样野蛮的邻人的幸福不相冲突的发泄出口"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何保护人类良性的个性,消解恶性个性,是古往今来一大永恒的难题,罗素给出的答案无疑是杰出的。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年5月7日-年8月7日
年诺贝尔文学奖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年,他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年4月,这位旷世奇才,印度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写下最后的遗言《文明的危机》。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年,他终于访问了从年幼时起就十分向往的古老而富饶的东方大国——中国。在其告别中国之际,一路相伴的徐志摩问他有没有落下什么东西,泰戈尔说:“我把心落在中国了。”
3.《人生的亲证》
在爱中亲证
在行动中亲证
美的亲证
“在爱中束缚也像自由一样是令人愉快的。
个人与宇宙、善与恶、美与丑、真理与谬误、有限与无限等问题尽在此书展开,彰显了印度古典精神的辉光。
4.《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什么?
是批判,还是超越?
这是充满诗意的政治演讲?
当泰戈尔面对日本横滨郊外和谐美丽的黄昏时,他脑际里浮现的却是从西欧席卷东亚的民族主义风暴。在他看来,民族主义是一种产生于西方的高效且无情的工具,在自我优越感的膨胀与排外性的狂热中必将把人类带向灾难,而这一浪潮在全世界的蔓延更使未来显得不可预测。
他希望东方能在有机器的地方注入生命,用人心代替冷漠的功利,不那么重视权力和成功,而重视和谐和富有生气的发展,重视真和美,盲目地效仿西方的民族主义乃至现代化方式并非长久计。
历史·地理
特奥多尔·蒙森
年11月30日-年11月1日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古典学者、法学家、历史学家、记者、政治家、考古学家、作家。作为一位突出的政治家,他曾是普鲁士和德国的国会会员,并且多次以自由派领袖的身份发表演说抨击俾斯麦的国内政策,最后因“诽谤罪”受到司法机关的传讯。
因《罗马史》这一史书的文学价值之大,蒙森被誉为"伟大的历史写作艺术大师"。
5.《罗马史》
凯撒、庞掊孰高孰低?
本书“既有完整而广泛的学术价值,
又有生动有力的文学风格……
他的直觉能力与创作能力,
沟通了史学家与诗人之间的鸿沟。”
俾斯麦曾手持这部书对作者说:“尊著《罗马史》我拜读再三,你看,封皮都快要磨破了。”
在这一著作当中,蒙森将一支如椽史笔直接指向了当时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他通过对恺撒大帝的高度赞扬,来抨击俾斯麦当时的暴政,以凯撒的民主形象与俾斯麦的专制进行鲜明的对比。然而即便如此,《罗马史》仍旧征服了俾斯麦。
《罗马史》这部著作是蒙森于年至年在德国三所大学任教期间历30余年的艰辛写成的,原计划写5卷,但第5卷未能完成,实际上只有4卷。它描述了古代罗马的全部历史发展进程,为这个历时多年的古代文明大国注入了新的生命。
经济
奥列弗·E.威廉姆森
年9月7日-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奥列弗·E·威廉姆森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
起先,他曾想成为一名律师,但在读高中时候却喜欢上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并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那么,是什么使他在经济学理论研究中作出了公认的成就呢?
6.《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经济学理论中的经典
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观点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则此一时对问题能做出正确解释的理论,彼一时有可能就是错误的了。”
威廉姆森其实是沿着科斯的路子在走,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了问题: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在哪里?他认为,取决于交易费用。具体是什么交易费用?科斯没有说。也许这就是科斯的力量,只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概念,就创立了一个学派,使后人的思路为之大变。
在书中,威廉姆森曾经提到这本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各类交易——包括劳动市场交易——都能普遍适用的合同理论”,由是产生了交易成本经济学。这堪称是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学出现的重大转变,同时更是一种分析思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与以往的经济学相比,交易成本经济学更靠近现实世界。
乔治·阿克洛夫
0年-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乔治·阿克洛夫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在他眼中,"经济学对待理论就像法国厨师对待食物,要发展那些被不成文的规则所限制的因素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模型。传统的法国烹饪不使用生鱼和海藻,新古典经济学模型也不从心理学、人类学或社会学出发提出假说。"
迈克尔·斯彭斯
3年11月7日-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信息经济学的中流砥柱。现兼任美国哈佛和斯坦福两所大学的教授、悉尼大学校长、青岛大学名誉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和现任名誉院长,致力于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分析研究。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3年月9日-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这是一个天才的成长之路——4岁,本科毕业仅三年的斯蒂格利茨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此后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6岁,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正教授。
三年后,他被选为计量经济学会的会员,这是一个经济学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36岁,他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做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
7.《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
柠檬市场是什么?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精选之作
本书收录了三位经济学家的七篇代表性论文。七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三篇原创性论文:《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竞争性保险市场中的均衡:论不完备信息经济学》;二是两篇密切相关的应用性论文:《保险、信息与个人行为》《不完备市场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三是格罗斯曼与斯蒂格利茨提出“格罗斯曼-斯蒂格利茨悖论”的两篇经典论文。
阿玛蒂亚·森
3年3月-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一位穷人的经济学家
“阿玛蒂亚”这个名字是诗翁泰戈尔为他取的,意为"永生",他致力于福利制度的研究,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写过人类发展报告。年受聘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8.《伦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与伦理学有关系吗?
经济行为是否与道德情操挂钩呢?
对于那些关心当代经济学与道德哲学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政治科学家来说,这本书可谓是一个思想“宝库”。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对人的本能和理想的分析,用伦理学说明了人类的经济行为。用经济学阐释了社会的道德规范,进而揭示了伦理学、经济学及其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9.《贫困与饥荒》
探究穷人与贫困的深层结构
分析贫困与权力体系的深层关系
这是一个认识原本意义上贫困与饥荒的故事。
通过分析3年的孟加拉大饥荒、至年的埃塞尔比亚饥荒、70年代时期非洲萨赫勒地区的饥荒等,作者从具体案例出发探索了一般贫困与权力体系的联系。
小罗伯特·E.卢卡斯
7年9月15日-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经济学天才、理性预期学派的重量级代表,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是0世纪7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改变了此前由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提出宏观经济模型应该具有微观基础。
10.《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经济周期是什么?
大萧条时期的失业存在充分的解释吗?
作为实证经济学的顶级大师之一,卢卡斯无法绕过,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他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经济周期的窗口。尽管马尔萨斯和熊彼特等人早已提出了这种理论,但是卢卡斯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这些理论和他的最新创造。
道格拉斯·C.诺思
年-年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和抗议者,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
诺思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即用古典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新的对象。也就是说,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和经济计量学来研究经济史问题。在其早期对远洋运输和美国国际收支所做的研究中,他与福格尔所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并驾齐驱,将新古典生产理论与经济史中所发现的数据结合起来,这种新的方法推动经济史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1.《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
以制度的变迁来解释历史上的经济增长
经济理论和历史研究达到了结合与统一
诺斯悖论:国家的存在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国家又是认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
在本书中,诺思运用一套完整的经济史理论考察和解释了自农业起源到二十世纪大约一万年的经济增长的漫长历史,使得经济理论和历史研究达到了结合和统一。
罗纳德·科斯
年1月9日-年9月日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芝加哥经济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产权理论的创始人,频率政策改革之父。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1.《企业的性质》
现代企业理论的基础
企业家理论的重要里程碑
本书是科斯7年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以及年庆祝“企业的性质”发表50周年而举行的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的合集。
在《企业的性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里,科斯通过回答两个基本的问题从而为企业理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两个问题就是:
企业为什么会存在?
企业的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
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构成了《企业的性质》的核心内容。
西奥多·W.舒尔茨
年4月30日-年月6日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在年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贺辞中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是贫穷的,所以如果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了许多真正重要的经济原理;世界上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生,因而如果我们懂得农业经济学,我们也就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
13.《改造传统农业》
精通农业是一门可贵而又难得的艺术
Farmerispoorbutefficient
在书的一开始,舒尔茨就定义了“传统农业”的概念,即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他指出,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
在书的最后,舒尔茨通过一系列分析得出了本书所要论述的主旨: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要改造传统农业,是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就必须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其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阿瑟·刘易斯
年-年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由于阿瑟·刘易斯是黑人,他曾受到过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是故心怀反帝国主义的思想,而且关心与同情贫穷国家的人民。在政治上他倾向于对英国殖民政策持批评态度的费边社和工党。刘易斯从来就不是一个推崇自由放任政策的经济学家,他的《经济计划原理》是为费边社撰写,以解决混合经济的问题的,这种态度影响了他一生的研究与工作。
14.《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历史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三者的有机结合
全书仅有一个说明性公式
本书主要根据刘易斯年3月15日和16日在普林斯顿大学詹韦讲座上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中心的两次演讲写成,是刘易斯有关经济发展的基本观点的归纳、总结和提炼。全书仅有一个说明性公式,十分具有可读性。
列奥尼德·V.康托罗维奇
年-年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一个获诺奖的前苏联经济学家,首创解乘数法。二三十岁时,康托罗维奇作为一个青年数学家,已经登上数学奥林匹斯山的高峰。此外,他的解乘数法打开了解决优化规划问题的大门——这对现代应用数学和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这时,康托罗维奇年仅6岁。
15.《最优化规划论文集》
最优规划是否存在?
全书搜集了作者年以来的大部分著作,收录了18篇论文。这些论文题材广泛,既有苏联在线形规划方面的介绍和评论,也有关于改进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方面的建议,以便使计算机更好地为公民经济最优化规划服务。论文集中的大部分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在国民经济长期计划中运用最优规划。
米尔达尔
年-年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瑞典学派和新制度学派发展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米尔达尔把他的大多数研究工作指问最宽广意义上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美国黑人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同时还寻求把经济分析联系到社会的、人口的和制度的条件,对经济学作出了种种开拓性贡献。
16.《货币均衡论》
首创事前估计与事后计算
《货币均衡论》是瑞典学派的一本重要著作,也是米尔达尔的一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对他首创的事前估计与事后计算这两个概念作了较系统的论述,着重论述了与反危机有关的货币政策问题,并对瑞典学派创始人魏克赛尔的理论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正。
约翰·希克斯
4年4月8日-年5月0日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一般均衡理论模式的创建者,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最早开拓者。
在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的理论研究中,从萨缪尔森开始,许多学者做出了贡献。约翰·希克斯是这一领域的先驱。希克斯在《通论》出版后不久发表的两篇书评,特别是他在9年出版的专著《价值与资本》,开了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研究的先河。他的这些论著构成了这一研究的最早尝试。
17.《价值与资本》
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微观化研究的先河
西方经济学界七八十年来论述价值理论问题的最重要著作
希克斯在引言中写到:“我相信我很幸运地找到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广泛经济问题上的分析方法。”其实,他所找到的分析方法即马歇尔和瓦尔拉"均衡分析方法"的继续,其特点是把"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结合起来。
18.《经济学展望:再论货币与增长论文集》
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作
本书是-年间希克斯的经济学论文的汇编本。共收论文九篇,其中最重要的是序言和头三篇文章。在这几篇文章中,作者对自己近年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浓缩的概述。其他几篇文章,或者是就个别理论问题作些探讨,或者涉及学说史上的某个人物,或者涉及作者早年与凯恩斯关系中的某些轶事,或者是对个别理论观点上的批评意见作出答复。本书可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作者经济思想发展的一个缩影。
19.《经济史理论》
农业如何商业化?
劳工市场如何变化?
“在我看来,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的历史学家--可以互相对话的一个论坛。”——希克斯
这本短小的著作注定不是讲述世界经济的历史,而是通过对经济史的全面考察得出在几个重点方面(市场、货币、农业、劳动力、工业革命等)的某些总的概念。希克斯认为自己阐述的方式不同于汤因比和斯宾格勒,而与马克思更有相近之处。作者是凯恩斯的高徒,却不囿于导师的视角,多方面地探讨了人类经济的发展史。研究主题很宏大,但希克斯却依然能极富条理、言简意赅地进行分析,尽显大师风范。
西蒙·库兹涅茨
1年4月30日-年7月8日
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美国的G.N.P.之父”。提出了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倒U曲线(InvertedUCurve),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这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这个国家向她的人民提供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提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
——西蒙·库兹涅茨
0.《各国的经济增长》
当代西方经济学名著
揭示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
本书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名著,内容涉及了10多篇专论,其总标题是《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内容囊括了作者于年10月和年1月之间,作为《经济发展与文化动态》季刊的文章,以及年5月作者在剑桥大学的马歇尔讲座发表的两次讲演的内容。全书资料翔实,数据分析到位,深入浅出地对经济理论进行了剖析。
保罗·萨缪尔森
年-年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
他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世界经济学界的巨匠之一,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学界的最后一个通才。他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是世界上罕见的多能学者。萨缪尔森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
1.《经济学(第十九版)》
影响一代人
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
经济学教科书的常青树
在年之前,经济学教科书大都墨守成规,局限于说明价值与分配理论。萨缪尔森是在其经济学教科书中首先以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与财政政策为重点,配合以传统的价值与分配理论,而取得成功的第一人。这种编写结构,即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结构,曾被称为"新古典综合",现在被称之为主流经济学,已成为各家编写经济学教科书的标准模式。
哲学
让-保罗·萨特
5年6月1日—年4月15日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接受
“这个老头儿,他是我们的年轻人!”
萨特是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一生是在精神化领域里不断开拓、不断劳作的一生。在思想上,他肯定人的价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诞世界里的出路与归宿,主张人道主义思想。
年,萨特去世,他的葬礼上,多达五万的群众自发地跟随棺柩从巴黎直到蒙特帕纳斯墓地,《萨特的世纪》一书的作者列维断言,这是伏尔泰、雨果之后,法国知识分子最后的荣耀。
.《自我的超越性》
萨特最早的哲学研究著作
以寓言的形式表达思想
通向探索《存在与虚无》的开端
本书写于4年,其中一部分是萨特在柏林为研究胡塞尔现象学而写的。5年间,他还写了《想象》和《想象物》(分别在6年和0年发表),后来在7年和年间完成4年就构思的《心理》。后来他又从《心理》分离出另一部著作《情绪现象学理论初探》,于9年发表。最后要提到随后在3年发表的《存在与虚无》。萨特以这部著作开始了通向《存在与虚无》的探索。
阿尔贝·加缪
年11月7日—年1月4日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留给我们的遗产也许是我们该如何应对荒诞。
3.《西西弗神话》
存在主义最出色的一篇结尾
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具有规模、最具有体系的荒诞哲理
西西弗推石上山不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性最形象的象征吗?
西西弗是个荒谬的英雄。他之所以是荒谬的英雄,是因为他的激情和他所经受的磨难。他藐视神明,仇恨死亡,对生活充满激情,这必然使他受到难以用言语尽述的非人折磨。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
延伸阅读:《加缪传》
伯特兰·罗素
年5月18日-年月日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终其一生都在思考。
作为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罗素在哲学、数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学、宗教和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其中以哲学和数学为最。然而他对文学园地不经意的闯入,却也令许多为了文学以生命相搏的作家汗颜。
罗素曾访问苏联,会见列宁;受梁启超邀请,他于-年间到中国讲学9个月,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推进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罗素热”风靡全国。
4.《逻辑与知识》
原子事实是什么?
原子命题是什么?
语言和世界具有结构的同型性?
《逻辑与知识》全书约三十万字。由罗素1—年发表的十篇文章所组成:(1)关系逻辑;()论指谓;(3)以类型论为基础的数理逻辑;(4)论共相与殊相的关系;(5)论亲知的性质;(6)逻辑原子主义哲学;(7)论命题:命题是什么和命题怎样产生意义;(8)逻辑原子主义;(9)论时序;(10)逻辑实证主义。
5.《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莱布尼茨哲学是什么?
不了解罗素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
就不了解罗素
我们常常说罗素是现代数理逻辑中逻辑主义分支的主要代表和现代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其实,无论如何,罗素首先是一位莱布尼茨研究者。然而,莱布尼茨远不只是罗素的一个研究对象,他事实上构成了罗素走向自己、实现自己的一座重要桥梁,质言之,罗素是在研究莱布尼茨的过程中走上自己的哲学道路的。
6.《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
罗素关于宗教最著名、最率直的著作
宗教信仰是简单的信仰
基督不是一个真正慈悲的人?
7.《数理哲学导论》
罗素数理哲学的通俗著作
罗素悖论有解?
罗素认为,数理逻辑作为一种方法,有助于传统的哲学问题,特别是数理哲学问题的解决,在这本书中他将数理逻辑的主要结果以一种既不需要数学知识,也不需要运用数学符号能力的形式陈述出来。在这本书中罗素还清楚明确地陈述了他的数理哲学观点——这就是人们通常称做的逻辑主义。
8.《我的哲学的发展》
罗素哲学思想的总结
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罗素作为二十世纪的哲学巨匠,其哲学思想给当代的许多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以很大影响,其中受其影响最深的要算维根斯坦哲学以及整个逻辑实证主义学派。他曾于年来过我国,在北京大学主讲"物的分析"、"心的分析"等哲学问题,对旧中国的学术界也有过广泛的影响。
9.《心的分析》
罗素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哲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从新实在论到中立一元论,是罗素哲学思想的一次最重要的转变——而这种转变,首先就体现在这部《心的分析》中。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他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心理学所关心的现象,“努力而详尽地阐述”詹姆士的中立一元论观点。
30.《西方哲学史》
一部书读懂西方哲学
畅销世界的西方哲学教科书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引领你进入西方哲学的殿堂
为什么要有哲学?换言之,人类为什么一定要在科学、数学和历史的基础上还要更进一步思考更本源的、更深层的东西?这是什么力量驱动的?这也许《西方哲学史》就能给出问题的答案,即哲学是提示一种生活方式,更通俗的说,是使我们生活得更有目的,更幸福。
31.《意义与真理的探究》
探讨知识论问题的著作
分析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罗素在书中区分了两种形式的知识论:第一种形式的知识论把我们的知识作为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并把它构想为有机体的一种状态;第二种形式的知识论,也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论。
3.《宗教与科学》
记述传统科学挑战宗教的一本书
科学不能发现的东西,人类是不可能知道的?
本书以"0世纪末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为中心线索,研究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书中收纳了大量深具学术价值的现当代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论和宗教史的研究文献,为进一步深入研析提供了参考。
33.《人类的知识》
罗素后期哲学思想最系统的阐述
罗素最后的一部专门哲学著作
考察个人经验与科学知识整体之间的关系
埃尔温·薛定谔
年8月1日—年1月4日
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发展了分子生物学和原子理论,由他建立的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基本定律,提出薛定谔猫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可能比薛定谔更出名?
34.《生命是什么?》
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
在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空间界限内发生的时空中的事件,
如何用物理学和化学来解释?
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十分有趣,极具启发性。
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
35.《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
科学研究的价值是什么?
现代科学成就如何影响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阐释薛定谔科学哲学思想的最著名讲演集
本书初版于0世纪50年代,汇编了薛定谔的两本演讲集,包括《自然与希腊人》、《科学与人文主义》,是薛定谔阐释其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思想的最著名的讲演集,反映了一位大思想家的深邃思想,直到今天仍不过时。
在《自然与希腊人》中,薛定谔对0世纪的科学世界图景做了全面的历史论述,从现代科学追溯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最早阶段。
《科学与人文主义》则从科学对生活的精神影响、我们“模型”的本性、连续体的复杂性等方面展开论述。
沃纳·卡尔·海森伯
1年1月5日—6年月1日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森伯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著名的“测不准原理”。他不仅开拓了量子力学的发展道路,而且为物理学的其他分支(如量子电动力学、涡动力学、宇宙辐射性物理和铁磁性理论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6.《物理学和哲学》
现代物理学对人的心灵的冲击结果是什么?
自然界真的像原子实验那样荒诞无稽吗?
现代科学在一开始就立足于一个比古代哲学更谨慎同时也更巩固得多的基础之上,因此,现代物理学的陈述在某种意义上比希腊哲学更严肃得多。
当世界上的政治结构已变得适应于新技术的种种可能性时,现代物理学还将留下什么影响呢?
现代物理学的精神必将渗透到许多人的心灵之中,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老传统联系起来。现代物理学的成果确实触及实在、空间和时间这样一些基本概念,所以,这种冲突可能引起全新的、难以预料的发展。
延伸阅读:《海森伯传》
亨利·柏格森
年10月18日—年1月4日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年,柏格森因他的《创造进化论》一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是罕见的。
柏格森认为人的生命是意识之绵延或意识之流,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成因果关系的小单位。主张超越僵化的形式与教条,走向主体的生命活力与普遍之爱。
37.《时间与自由意志》
意识是一种绵延,是一种过程?
独特的写作风格
诗意的表达方式
《时间与自由意志》原书在法国已出到第七版。柏格森教授在这本书里首先讨论了意识状态的强度。他指出数量上的差异只适用于有大小的东西,即空间,而强度自身则完全是质量性的。
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
年10月7日—年11月18日
1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玻尔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玻尔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并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他还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8.《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
光,这或许是一切物理现象中最不复杂的一种
生命,它却表现着一种科学分析所难以捉摸的多样性
明确划分自然哲学和人类文化是不可能的
尽管生命之谜有着很微妙的性质,这一问题却在科学的每一发展阶段中都出现过;科学解释的本义,就在于将比较复杂的现象分析为比较简单的现象。
科学的任务是既要扩大我们的经验范围又要把我们的经验条理化,而这种任务就表现着各种各样的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一些方面。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9年3月14日—年4月18日
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年创立广义相对论,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年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39.《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爱因斯坦亲自对相对论所做的大众化解释
我们有义务在有生之年,去了解爱因斯坦这样的思想巨人,曾经将人类的思维拓展到了何种程度。
“一举成名的爱因斯坦博士,他带着宇宙新秩序的信息,他是新摩西,带着律法从西奈山上下来;他是新约书亚,控制着天体的运动。他说的话与众不同,但智者断言群星将证明他的真实。”
——亚伯拉罕·派斯《爱因斯坦传》
40.《爱因斯坦文集》(全三卷)
一位奠定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的物理学家
一位富有哲学探索精神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年9月日—年4月4日
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奥斯特瓦尔德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41.《自然哲学概论》
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是天然相排斥的领域吗?
自然哲学无处不在
关乎外在世界和内心生活
如果我们询问,在观察的意义上,我们是否恰恰了解科学原理的形成,是否果真存在任何像演绎那样的东西,我们能够发现一种程序,它与那种不可能的程序具有某种相似性,它实际上频繁地、十分有效地在科学中应用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