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力挺这部看电
看死君:第90届奥斯卡颁奖在即,大家都在纷纷猜测几大热门奖项的归属。而很多资深影迷更关心的,其实还是“最佳外语片”究竟将花落谁家。
纵观今年的最佳外语片入围名单,简直堪称欧洲三大影展之间的厮杀。其中《肉与灵》和《普通女人》来自柏林电影节,《羞辱》来自威尼斯电影节,而《方形》和《无爱可诉》则来自戛纳电影节。
我们今天要聊的,可能是这五部作品中争议最大的一部,便是《方形》,又名“自由广场”。尽管这部电影有褒有贬,但不得不说,它可能是近年来最具解读空间的作品之一。
以《方形》的名义自欺欺人
作者
刘桑榆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去年在戛纳电影节70周年大典上荣膺金棕榈的瑞典电影《方形》探讨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相处的状态。影片通过男主角Christian之口提出这样的概念:在一个4*4的方形中人与人可以彼此建立信任关系,在这个空间内,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慰藉。
这个方形可以是形式上的——就像影片中博物馆门前那个艺术装置,也可以是人们内心设定的。但真的有这个方形的存在吗,还是人们在以方形的名义自欺欺人?
影片随着巴赫C大调平均律的旋律拉开序幕,代表勇气与正义的青铜雕像轰然坍塌,在欧洲城市标志性的石板路广场上工人们正在布置这件名为方形的艺术品。导演巧妙地将时常会发生在我们在生活中的几件小事贯穿在电影中,既有趣又推动了影片节奏的发展。
男主角Christian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上因帮助别人而丢失了手机和钱包,这个情节真是似曾相识,毕竟我们的大街上也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诈骗团伙出现,他们捆绑路人的道德以此实现获利的目的,这恰好是利用了“方形”之内的道德观。然而接下来的戏剧发展更是朝着荒诞、尴尬的方向延伸。
Christian根据手机定位找到了嫌疑人的地址,因不能确定是哪一户公寓只能挨家分发信件,要求其还回失窃物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看到这样的信件躺着信箱里不会放在心上,只会把它当做神经病的胡言乱语随着别的垃圾一起扔掉,然而电影里的一个小男孩却因这样一封群发的信件被父母误会。
其实小男孩才是那个活在“方形”中的人,他的生活因信任危机而轰塌,所以他的一切固执、幼稚的行为都变得容易理解,只是已习惯了“方形”之外的处世之道的人们反而无法理解这样的理所当然。
当Christian所在的博物馆策划团队为了博眼球制作了在“方形”中炸毁小女孩的宣传视频,因病毒式传播导致博物馆遭遇公关危机,Christian也因此被迫辞职。其实现代社会的宣传手段早就没有底线可言,各种噱头与名不符实只为骗取点击率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