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名科学奖因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www.txbyjgh.com/
央广网北京10月4日消息(记者韩萌朱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年诺贝尔的开奖已经在10月2号正式拉开帷幕,北京时间昨天下午,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式公布,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该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用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引力波到底是什么?诺贝尔奖为何青睐于它?对它的探测究竟有何意义?北京时间10月3日下午5点50分许,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在引力波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们分别为麻省理工学院的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的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年,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开始联合建设“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缩写LIGO,以此来探测引力波。年2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当时LIGO的执行总监如此激动。总监: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经探测到了引力波。我们终于做到了。雷纳·韦斯发明的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是LIGO装置的基础。他首次分析了探测器的主要噪声来源,并领导了LIGO仪器科学的研究,最终使LIGO达到了足够的灵敏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所以,雷纳·韦斯获得了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并享有诺奖一半的奖金。而基普·索恩奠定了引力波探测的理论基础,并对LIGO仪器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巴里·巴里什领导了LIGO建设及初期运行,建立了LIGO国际科学合作,最终使引力波探测成为可能。这两位科学家将共享此次诺奖的另一半奖金。引力波的探测成功印证了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年前的预言,补上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早在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到底什么是引力波,其实这个理论并不难理解:引力会使其周围的时间和空间发生扭曲。假设我们把时间和空间想象成一张大橡胶模,在橡胶模上放一个铁球,那么橡胶模就会被铁球的质量往下压。如果放两个铁球,这两个铁球都会把橡胶模往下压,最终两个球会滚到一起。在宇宙中的天体也像是铁球,当两个天体围绕同一重心旋转时,他们周围的时间和空间就会像橡胶模一样被往下压,发生波动,这种时空的波动以光速传播出去,就是引力波。引力波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却可以在宇宙中不带任何衰减地传播下去,因此,引力波可以作为窥探宇宙深处的工具。由于引力波与地球上物质的作用非常微弱,提出引力波理论的爱因斯坦本人都认为它无法探测。而今天,三位诺贝尔奖得主通过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音:lāigo),完成了爱因斯坦尚未证实的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有一双长达4公里的测量臂,呈L型排列。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将两个LIGO放在美国两处地方,0多名科学家日夜守候,几十年如一日,观察LIGO的变化。终于在美国东部时间年9月14号5点51分,两个LIGO相隔7毫秒发出同样的撞击声。您听!这美妙的声音如同时空散开的涟漪拨动了LIGO的琴弦,发出对地球的问候。而它是来自外太空,由两个黑洞不断旋转、靠近,最终相撞合并成一个黑洞之后产生,经过13亿年才来到地球,并且还会向更远处荡开。引力波首次被证实,科学界炸开了锅。美国宇航局高级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马瑟称,这一发现意义重大。约翰-马瑟:这是特别重要的发现,告诉了我们很多此前不知道的事情,也就是双重黑洞是有可能存在的。这是我们之前所不知道的,我们之前知道中子星可能是双重的,但是我们不确定恒星所演变成的黑洞是否可以形成一对,并且最终合并在一起,释放出如此巨大的引力波辐射。这对于天文学来说是巨大的发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也不仅仅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这是我们在天文学上发现的新东西。英国研究黑洞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表示,引力波提供了看待宇宙的崭新方式,发现它们的能力,有可能使天文学起革命性的变化。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执行总监则将这一发现与伽利略的望远镜比肩。总监:年前,伽利略把望远镜指向星空,开启了现代天文观测的时代,今天,我们所做的重要性可以与之比肩。科学界认为,这一评价没有丝毫夸张之意。如果说伽利略的望远镜给了我们一双观测宇宙的“眼睛”,那么引力波便是给了我们一对聆听宇宙的“耳朵”。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认为,未来如果能将这样的“耳朵”移到太空去,我们可以听得更清楚。杨宇光:因为我们知道,在太空中接近真空的这个环境下,所存在的扰动要比地球上小很多,而且在太空中我们可以把探测仪器放在更远的距离上这样的话呢,仪器本身的灵敏度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探测结果。那么就可以获得更多更有利的证据。引力波向人类发出探索宇宙起源的邀请,一扇新的大门开启,揭开宇宙来龙去脉的神秘面纱将离我们越来越近……从前两年的“上帝粒子”和“拓扑相变”,到今年的引力波。诺贝尔物理学奖似乎如此的高冷和神秘。那诺贝尔物理学奖离我们的生活到底远不远?年,法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明彩色照片的复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得以拍照留下多彩的生活记忆;年,美国三位科学家因研究半导体和发明晶体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让我们有机会用上电脑和手机。尽管生活中有很多和诺贝尔物理学奖成就相关的例子,但很多时候,获奖的物理学理论听起来都有点高深莫测,比如说“上帝粒子”和“拓扑相变”理论。而且得奖最多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就是粒子物理学,该领域已有34人得奖。而诺贝尔奖设置的6个奖项中,有3个自然科学奖项都是偏重基础研究,所以很多人不禁疑问,这高大上的诺贝尔奖离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有多远?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给大家一个极为明确的否定答案。这看似高大上的诺贝尔奖却离咱们的日常生活非常之近。比如,今天的我们已经非常依赖各种电子计算机,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还是手机和平板。我们也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称作信息时代,特征就是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化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传输。而这些领域,都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的青睐。如果你在手机上或者电脑上打开一篇文章,那么就离集成电路很近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杰克·基尔比,以表彰他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当我们在电脑上存储信息时,往往需要一块硬盘。今天我们的硬盘之所以可以达到这么大的存储容量,则要归功于德国和法国的两位物理学家——他们在年发现了巨磁阻效应,让硬盘可以大幅提高存储密度。这两位物理学家,是年的物理学奖得主。而在信息传输中,也有诺贝尔奖的身影。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网络,都要通过光纤连接到电信公司的机房、连接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另一个国家。华人科学家高锟是光纤理论的奠基人,并因此获得了年的物理学奖。还有帮助人类更好繁衍后代的试管婴儿技术,检查身体的CT和核磁共振技术等等其背后都有诺贝尔奖的身影。我们今天的、未来的生活都依赖于一些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与发现。这正是诺贝尔奖的初衷:表彰那些对人类作出重要贡献的研究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