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自欺欺人,他们的镰刀就是针对你的
国家间的竞争都是“战略竞争”,所以,国家间的关系不能人格化看待。
所谓战略,起码要管五十年以上吧,那么很多当时看起来怪怪的事,如果把时间尺度拉长一点,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一、曾经的气候问题,实际是国家间关于发展权的战略博弈
大概在年左右,世界突然掀起一股“减碳”热潮,好像哪个国家不“减碳”,他就是人类的罪人。
为了向世界科普“减碳”的“重大意义”,好莱坞还拍了很多电影,好像不减碳,人类很快就会灭亡。比如电影《后天》。
很快,世界“减碳”的目光直接指向“东方大国”,美国大使馆天天测北京的空气质量,说情况很糟糕;
美国一些NGO利用北京奥运时机,在北京大气质量很好的状态下,还找一些运动员戴口罩出席,在世界败坏你的名声。真搞不懂,新冠来了,美国那些货死活不戴口罩。
中国有个著名的记者叫“柴静”,她不知道在哪里弄到至今,拍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取得非常“普世”,叫“仓穹之下”;
她还采访丁仲礼院士,围绕着“中国需不需要减排”、“中国需要按照什么方案减排”做了一期反响巨大的节目。
之所以“反响巨大”,是因为柴静几乎是在不断诘问:中国为什么不赶快接受美国、西方国家的“IPCC”减排方案;
丁仲礼院士以他渊博的知识,把人类命运问题、碳减排一贯以来的问题、美西方国家不公平对待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中国负责任的减排计划等等,都说明得明明白白。
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必须减排,但是决不能按照哥本哈根大会那种对中国经济发展极为不利的方案减排。
而西方国家,为了把“减排”的戏唱得更加圆满,还捧出一个瑞典不上学的小女孩;这孩子天天闹罢课,要大人“环保”;要各国不使用石化能源。
环保当然对。但这不是一个小孩能搞明白的事;也不是一刀切能干好的事。那么当年西方国家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推这个事呢?这里面有一个“战略问题”。
西方早期工业化的国家已经发展起来,他们把很多“碳排放”巨大的工业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密集的中国;西方国家没有这些工业,他们的环境当然好。
而发展中国家在艰苦的努力,不断积累,付出环境恶化的代价,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候,西方国家发现:发展中国家都发达了,自己这么好的高端生活就不能长久。
于是,借着“气候变化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西方国家搞出了“全球减排”,给各国分配“碳排放”配额:一年只能排多少,排多了不行。
如果发展中国家要加快发展,排放量不够,就要从西方国家那里买“碳排放权”,因为他们早就发展完毕,没有多少排放,配额用不完。
造成的结果就是:
1、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要想发达国家叫“碳排放税”;
2、化石能源产业将越来越受控,因为有控制它的“高大上”的理由;
3、发展中国家的步子会变慢,发达国家能保证自己在食物链高端的位置。
还是丁仲礼院士说得对:我是研究地球历史的,人类要减排,这是在救自己;地球不要人类来救,以前比现在更糟糕的气候阶段有的是。
二、当“减排”成为潮流,美西方有什么好处?大国是怎么应对的?
一切的舆论铺陈好了以后,什么“东京议定书”、“巴黎协定”、“哥本哈根会议”纷纷出台:无论如何,为了人类生产下去,必须“减碳减排”。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这样的大国马上面临问题:这些耗费能源的制造业怎么办?如果要发展,不但要为微薄的利润继续给发达国家打工,还要给他们叫“碳排放税”。
而美西方国家已经跨越了“高碳排放”阶段,在他们大排特排时,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还是农业社会,“绿水青山”,环保得不得了。
现在,美西方有了技术优势,他们的“清洁能源”产业起步很早,太阳能技术、风能、水电、核能等等,都很先进。有技术优势,就有巨大的利润和财富。
面对西方国家打出的“环保”战略,我们的战略家早就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总的来说是“三管齐下、一个坚持”。
1、坚持负责任的态度,做好“减排、减碳”,把环境保护当做大事来抓。因为这毕竟是有合理性的,我们要实事求是。
2、正好产业升级、腾笼换鸟,改变以前粗放式发展的模式,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所以,很多耗能巨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关闭了,“洋垃圾”也拒收了。
做这些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就业问题、税收问题、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等等。
3、搞好“环境保护”,因为以前的环境是被破坏得很厉害,这是不能长久的。西方国家也经过了“先发展、再治理”的过程,我们把这个行动提前一些。
做好这三件事以后,我们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保护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把国家的发展和“绿色能源”挂钩。
在这个大战略之下,我们的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居然后来者居上;尤其太阳能板的制造业方面,占领了世界80%以上的份额。
照这个势头发展,我们将来会用不完“碳排放”配额的,大国经济与环保完美整合在一起。
正是我们做出来巨大的努力、做了很多细致有效的工作,在国际会议上,我们的代表可以指着西方国家代表的鼻子教训:我们该做的都做了,你们做了什么?你们有什么资格在对我们说话?
训着美西方代表很爽,美西方看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也很怕:大国计划提前很多年达到减排目标。都知道,中国只要做了计划,一般都能完成,还提前、超额完成。
实事求是讲,对于中国的“绿色行动”,西方国家是打心眼里服气的,虽然他们的最很硬。但大国心里也很清楚:西方国家也就嘴上说说,他们一定不会行动的。
三、新疆棉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事件,这也和“绿色产业”有关
大国在“双减”行动之下,环境越来越好,科技越来越先进,还垄断了太阳能板的制造。以后,全世界都推开太阳能,大国又是妥妥的世界第一。
美国见“碳排放”搞成这样,心里难受啊。他们对大国“太阳能板”制造大省新疆,进行炮制了一系列的谎言,然后在世界掀起舆论。
现在的世界就是如此,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美西方国家借助谎言打出了一系列针对新疆优势产业的制裁:
棉花不能用,这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太阳能板不能用,这是大国潜力巨大的产业。
新疆哈密的太阳能发电
美西方这么做是没有多大成本的,他们既可以打击大国的太阳能产业,又可以分离国内的团结,还可以败坏大国的名声。
然后,这件事就像下围棋时的“冷子”,就放在那里,制约你的行动,浪费你的资源;关键时刻还可以当做“劫材”用。
在这里多说一句,因为工作,我去年还去过甘肃、新疆,那里一切都非常好,为了扶贫,国家每年都用转移支付的方式,把那里建设的美丽、和平。只要去过那里,都会对美西方的谎言嗤之以鼻。
四、逼着俄罗斯开战,美国也有自己的战略考虑
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世界经济出现很大的问题,美国不断发出货币来缓和国内的矛盾。根据美国法律规定,美联储发行多少美元,就要对于多少资产的。
当大量美元投入到市场之后,美国的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为了让美元能绑定优质世界资产,把通货膨胀输出到国外,美国就要打压其他国家的货币,造成其他国家资产的贬值。
美国有这个优势,因为美元是世界上目前最强的货币,大部分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交易的;许多国家的债务也是以美元来计算、偿还的。
所以,当美国推动乌克兰入欧挑起俄乌战争、当佩洛西窜访掀起海峡巨浪时,欧亚两个重要地区的形势别的复杂、危险。
美元资本为了安全,大部分纷纷逃离危险地区,跑到安全的美国,那么当地的货币贬值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比如俄乌战争打起之后,欧元就不断贬值。
可能嫌其他货币贬值不够,美元资本还不是出手的时机,美联储最近又大幅度加息,强度是四十年来最强的,让强势美元加快回流,造成地区美元紧张,加大当地货币贬值幅度。
随着美元的不断加息,欧元、日元、英镑纷纷贬值,贬值程度都在10%以上;人民币在贬值,但幅度要小一些。所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对日元等外币却升值了。
等着吧,等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到一定程度,以美元计价的优质资产价格也被拉低很多的时候,美联储就会降息,放出美元;大量美元纷纷购买外国优质资产。
一进一出,美国前期放出的大量货币就这么被稀释:其他国家为了活命,资产贱卖;美国几次的万亿“印钞”措施,别国买单。
因为欧洲叠加了前期的货币贬值、能源价格飙升,压力巨大,所以,在这一次美国加息中,欧元贬值最大。
如果欧洲能源供应稳定,欧元不会这么轻易被击垮。但十几年前闹起来的“绿色、环保”运动,深深套牢了欧洲:有煤矿不能挖、有树木不能砍、没有天然气却非要用。
所以,欧洲将来被美国收割,也是他们自己早期跟着美国给自己埋的雷;为了让“雷”爆得更响,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不断告诫:不能买俄罗斯天然气,那是肮脏的天然气。
总之,所有现在的一切,其实很早就在运作之中,这就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博弈”。
而分裂的欧洲是形成不了统一战略的,他们选出的欧盟主席都是全家美国人,所有,他们被收割,刚好。
套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生吞活剥给欧洲吧,普希金在欧洲有大量粉丝的:
欧洲,假如美国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不要战略,也不需战略,只要法国煤矿能挖、只要德国枯树能砍!
寒冷的冬天里多穿衣服:等着吧,酷热的夏天几个月之后就会再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