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瑞典藏书家罗闻达所藏有关中国的

    

《罗氏藏书》

吴建明黄显功王仁芳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上海图书馆藏种罗氏藏品中精选其中最为珍贵的手稿1种、印本59种,以及罗氏赠送上海图书馆的五千余册图书中能显示其藏书趣味的图书10种,详列其馆藏编号、中文译名、编著译者、版本、载体形态、装订形态、内容提要等,附高清大图及细节图,图文并茂地展现罗氏藏书之精美。书后附录《书香犹在忆故人——与瑞典著名藏书家罗闻达先生交往的点滴回忆》《“罗氏藏书”入藏记》二文,介绍这些珍稀文献背后的人情与故事。

出版缘起

年11月,世界最大的西方私人汉学藏书——瑞典藏书家罗闻达先生的“罗氏藏书”,成功入藏上海图书馆。“罗氏藏书”是罗闻达先生积20余年精力与财力,在欧美图书界广泛收罗的一批有关中国文化的西文图书,作为一个系统收藏,它将年至年间欧洲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作品包罗无遗。

罗氏收藏的种珍本文献中,涉及拉丁文、法文、英文、德文等十多个语种,形式包括游记、日记、书信、专著、官书、译作等,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科学、工艺、历史、宗教等多方面。其中不少著作涉及中西科学交流,如南怀仁的《欧洲天文学》、卜弥格的《中国脉理医论》、安多的《数学概要》;此外,还有中国园林、建筑、植物等多方面的著作。尤为珍贵的是,其中还包括了两本“摇篮本”:年意大利威尼斯版《世界论》及年意大利米兰版《曼德维尔游记》。

主编简介

黄显功,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藏书票研究会常务理事。

前言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西学的传入以明末清初的传教士来华为标志,其中图书是主要的文化交流载体之一。从利玛窦跨洋万里来到中国开始,天主教传教士们随身携带的“方物”中,图书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他们历经艰难,绵延不断地向中国输入了相当数量的西文图书。这些以宗教、自然科学、哲学为主要内容的早期西学文献,是传教的重要工具,既是教堂或个人的藏书,也是传教士与中国官员、知识界人士交往的礼物,同时,这些西文图书也成为汉语西学文献翻译的基础。到18世纪20-30年代因“礼仪之争”传教被禁之前,规模最大的一次西文图书入华是金尼阁受龙华民之命,返回欧洲为中国募集西方文献“七千部”,此举成为中西图书交流史上的重要标志,深受中国学术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6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