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佳片瑞典女王瑞典女王嘉宝你是
看了这周五的《晓松奇谈》,讲到了瑞典女王和这部片子,就从B站看完了。当然影片跟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些出入具体不谈。克里斯提娜,从六岁登基时就显示了她王者风范。不让大臣把自己抱到王位上而是自己迈着笨拙的步子,摇晃着一步步坐上王位,高大的王位与她六岁幼小的身躯并不相称。她从小按照男人的培养方式渐渐长大。她英姿飒爽,她勇敢坚毅,她女扮男装,她骑马打猎,她早上起来在外面抓一把雪就在脸上揉搓一点儿也不娇柔。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大家心目中的女王,她必须英勇坚强。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则是无法拥有像普通人一样的自由。她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只能用睡觉梳妆的时间来读自己喜欢的书。她讨厌结婚,因为她深知,她的婚姻带有更多的政治色彩,无论是拯救了国家的英雄还是财政大臣她都不喜欢。直到她在大雪纷飞中邂逅了安东尼奥,她卸下了所有盔甲,变得柔软,成为了一个小鸟依人的女人。她幸福地躺在爱人的怀里,目光柔情似水,讲着绵绵的情话,聊着她无数次向往的国度,她喜欢的绘画文学……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幸福而短暂的。她像个天真的小女孩一般端详着房间里的一切,尽力记住它们的模样,她知道这个房间将承载着她难以忘却的回忆。不久,她以女王的身份与以西班牙特使身份的安东尼奥在王宫相见。见面前,她跟那些刚坠入爱河,前去约会的姑娘没什么两样,仔细打扮着,来来回回照着镜子,换上了漂亮的裙子,跟之前的装扮大不相同。然而,女王的身份并不允许他们的爱情存在。群众和大臣不断地向她施压,但她骨子里是向往自由和美丽的人啊。
最终,她在众人的挽留声中,缓缓地摘下了王冠。在这一刻她选择做一回自己生活中的女王,而不是臣民眼中的女王。她要当一个被爱人呵护的优雅女人,她要去曾向往地方追寻自由。或许真的就像她自己曾说的:“伟大的爱,完美的爱是一种幻想。”现实是,当她退位后快马加鞭地抵达与安东尼奥相见的游轮上时,等待她的是一具冰冷的死尸。短暂的悲泣之后,起风了她依然选择了扬帆起航,凝视着远方……这是我看过的嘉宝主演的第一部电影,那双深情迷人的眼睛仿佛拥有诉说不尽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女王应有的霸气在她翘着二郎腿,玩弄着狗的那段演绎的淋漓尽致,英气十足。
女王早上起床,裹上睡袍踏上屋顶,抓起一把皑皑的白雪揉在脸上。女王说,我没有自由时间,睡觉是在浪费时间。女王说,结婚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怎么能忍受跟一个男人谁在同一个房间呢?女王说,雪就像一片宽广的海,一个人也许能走出来,也许会迷失。最后忘掉这个世界,忘掉他自己。
而悲剧不在于从未见过幸福,而在于见过幸福以后,与之错失。
她乔装出行,邂逅了西班牙特使安东尼奥。女王说,你是从一个我非常向往的国家来的。但我从来没去过,它只存在于我的思想里。
安东尼奥赞颂自己的国家,他说,扣人心弦的爱的旋律,只存在于那些阳光充足的归家。
女王听了淡淡一笑,回应道:伟大的爱,完美的爱是一种幻想。这都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对于凡人来说那是不存在的。凡人的生活应该少一些索求。
到这里,嘉宝仿佛是在演绎她自己。
与安东尼奥共度的美妙时光里,她流连着房间里的每一件物品,仔细端详它们,想要记住它们的模样。她说,将来,在我的记忆中,这个房间将有我太多的回忆。大概她已隐约知道,这是她不能拥有的幸福。
纵使她愿意为了爱情,放弃整个王国。她亲自摘下了王冠,对着她的子民和故土说,farewell。可是最终依然只能带着爱人的尸骨,回到他遥远的故乡。影片最后的特写镜头,嘉宝站在远航的船头,站在寒风里面,凝视着大海,凝视着她的命运。
虽然为了继承王位,她不得不着男装,举止英挺豪迈,向男人靠拢,但在她的内心之中,她只是一个女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女孩,她喜欢夜里看小说,向往和平和自由,会把洁白的雪撒在脸上,当她偷听到伯爵夫人说她专制的时候,她负气而走,当王权和责任压得她透不过气的时候,她带着随从纵马山野,一切被压抑的激情在一些细微之处不小心的泄露出来,而给他带来彻底的改变的还是安东尼奥。她对安东尼奥可以说是一见钟情,贵为女王,安东尼奥把她看做了差役还给她了一枚钱币,她却一点也不生气,在小旅店的相谈甚欢更让她无法放弃这个人,所以即使明明知道自己的秘密会被发现,也义无反顾地和他住在一起,嘉宝的演技实在是太妙了,当她鼓起勇气脱下衣服娇羞的站在那里的时候,我相信不止是安东尼奥,任何一个男人都会为之动心。美妙的激情过以后,她动情地抚摸着屋中的每一样物品,仿佛它们早已拥有了生命,她是用这种方式来记住对她来说永生难忘的美妙时刻,用她自己的话说,以后在她的记忆中,她会多次回到这间屋子。幸福总是短暂的,虽然告诉了安东尼奥一个秘密,可是克里斯丁娜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这也许是她的调皮,她也如愿地看到了安东尼奥的错愕,他们的爱情刚刚开始就遭遇波折,伯爵从中作梗,煽动人民起来抗议,女王故作镇定直面闯进宫中的人民,她的话语和仪态充满了王者风范,可是当人民被安抚退去之后,她立刻奔到安东尼奥的怀中,紧紧抓住了他的衣襟。伯爵以性命相要挟,克里斯丁娜只能送安东尼奥走了,深夜她无法入眠,在和终生辅佐王室的大臣的对话中她说:王权是一个象征,是永恒不变的,而我是一个人,我拥有喜怒哀乐,有欲望,有梦想,我想做一个人。她最终忍痛放弃了王位,离开了她的人民,寻找她期待已久的爱情和重新开始新的人生的机会。一场决斗却夺走了她爱人的生命,爱人留住最后的气息,只为见他一面,当身负重伤的他微笑着向她描述悬崖上的房子时,那感觉真让人心碎。
这是一部很恢宏的电影,嘉宝对于这样一个大气的人物,诠释得如此驾轻就熟,给我的惊喜真是非常大的。影片杜撰了一段17世纪中叶,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罗曼史;尽管片中涉及到皇宫的情节和场景十分多,但嘉宝幽默自如的表演使全片看起来毫不沉闷。前任瑞典国王战死沙场,6岁的小女王克里斯蒂娜继承王位。这个从小被当作男孩教养的小姑娘,幼年就表现出皇室威严和王者气概。时光荏苒,小女王渐渐长大,到了可以婚嫁的年龄;她日理万机,劳心劳力,日常一直男装。老臣和主教都在催促她同堂兄——前线大功臣查尔斯亲王成婚,而同时,财政大臣马格纳斯觊觎女王的美貌与权势,时常搅扰她。一次女王微服出游,与马车遭陷的西班牙特使安东尼奥(约翰·吉尔伯特饰)偶遇。安东尼奥误把女王当作俊朗的少年;两人在旅店又一次会面,谈得甚为投机,恰巧旅店客满,老板建议两人同租一屋,事就这样成了。之后面临的一系列情况就不用赘述了;最后当女王终于卸下一切束缚,策马飞奔向情人时,却迎来情人已决斗而死的噩耗。尽管仍旧不出所料地是好莱坞典型的八卦电影,但嘉宝的演出是极为经典的。一开始,女王器宇不凡的男装造型就夺过了我的眼球;那样豪放不羁、聪慧过人、富有个性,而又并不太过男性化,那种大气与魅力,都给我一种震撼的感觉。我一向崇拜能干又聪明的女子,嘉宝在这一点上已将我的好感提升了一半;而女王在胜仗之后的一次朝见上,询问一位充军的农民老大爷时所表现出的君王的仁爱之心,更使我欣赏不已。
以前看过一段评论,说嘉宝总能使她的男主角显得愚蠢无比;这次也不例外。吉尔伯特的确不令人欣赏,即使在嘉宝男装的时候,他就给比下去了。旅店中客人为女王去年有几个情人争论不休,几近拔刀相向,女王果断地站起向空中放枪,并用夸张近一倍的数字来调侃,这情景太有趣了。后来两人相互脱帽行礼的情景,嘉宝表现得就像一个真正的大男孩,可爱极了,尤其是把帽子“唰”地一下扔到钉子上时。当然,最动人的是女王脱去外衣,显露出女性的特质,在惊诧万分的安东尼奥跟前,含蓄地羞涩的样子,有种形容不出的美。这很容易使人联系起先前女王把穿着长睡衣的身子塞进长裤的情景;以前只在《鹿苑长春》里看到小乔迪这么穿过,我还担心过这样裤子里岂不是会被塞得鼓鼓囊囊的,真有意思。而那个经典镜头:女王将右脸颊靠在枕头上,深情凝望炉火边的安东尼奥,却并没有太激动我的心,尽管宝宝的眼睛大又美。另一个经典画面,就是女王在宝座上偎着烛台的情景。我真庆幸当年没有让劳伦斯·奥利弗来演安东尼奥,那简直不能想象。当年奥利弗为此还公然指责过嘉宝,说她只想到自己。他就不想想自己是不是合适;而且即使嘉宝确有私心,也因为不由吉尔伯特来演,她没有激情。影片的结尾是震撼的:安东尼奥在女王悲痛的注视下死去;船长问女王是否继续航行,女王毅然说了声:“出发。”,然后独自一人缓缓走向船尾;风吹起她的头发,她的眼神坚定而肃穆,脸上的血肉传达出一种异样的涵义,我们甚至可以从她的眼睛洞察到她内心深处。如果西方人也有“哀莫大於心死”的说法,我想此时是印证了。
在电视机的小屏幕上看,尚且有这样的感染,想象一下若是影院的大银幕,会是怎样的感动。片中不乏幽默的细节,还有结尾那个米高梅式的“巧合悲剧”。有资料说嘉宝为了演好女王,曾经回祖国瑞典大量翻阅有关资料,悉心研究;再结合传记里所说的那段时期美国谣言四起,以及“GarboReturn!”的广告词,一切昭然若揭。而且,嘉宝原先的姓氏古斯塔夫森,似乎与皇室的姓氏是一样的呢。真正的克里斯蒂娜女王,其实长得其貌不扬,然而却是历史上仅次于埃及艳后的一个传奇女子,而且的确是自己宣布退位的一位女王。也许正如片中安东尼奥对女王所说的,我们无法想象在暴风雪肆虐的国度,还有手捧班卓琴向情人奏小夜曲的画面,如同在温暖的西班牙那样。就是这样的气候才造就了这位非凡的女王罢。当然,也造就了我们的嘉宝和褒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