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战役二战德国首创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

挪威登陆战役是第二世界大战初期德军实施的大型登陆作战。它显示出陆海空军间的战役和战术协同的作用日益增长,表明了空军在海上战斗的可能性和实施战役战略规模空降的可能性,是第一个从海上占领大片滨海地域的战略性联合战役。这一战役的经验广泛应用于此后大型登陆战役的准备和实施,对登陆战役实施的方式、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野心勃勃德军欲实施闪击战

德国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一战失败被迫签订凡尔赛和约后就开始了。

年,德国总统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在垄断资本集团支持下自称元首,并兼任总理,实行法西斯专政。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意味着国内军国主义侵略性和冒险性明显增加了,已经开始直接实施侵略意图。至于其主要扩张方向和战略目标,实际上与一次大战相比并未改变。

发动战争的政治企图促进了德国军事准备和军事理论的相应发展。希特勒于年3月,擅自废除了《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德国只能保留10万官兵的军事条款,公开颁布法令,在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仅第一批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就有60万人。在军事理论方面,希特勒分子选择了实施闪击战作为击败强大敌人的“胜利药方”。

希特勒夺权

闪击战的实质,是以预先动员和展开的武装力量的全部威力,对选定的目标实施战略突击。这种方法要求逐个对敌人进行“闪电式”的歼灭,不使敌人结成强大的联盟。同时,他们还指望英国、法国和美国统治集团的反苏主义能使其避免同时在两条或多条战线上作战。德军正是根据这种观点进行了武装力量建设,并准备以其为指导拟定战役、战斗使用方法和战略计划。

实施威力空前的闪击战,要求多军兵种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联合行动,战史上没有三军联合作战战例可供德军将领借鉴,他们必须自己走出一条路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兵方法。

德军进行战法改革,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统一对三军地位作用的认识。在这一问题上,德军各军种将领之间矛盾重重。陆军一直是德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陆军将领,甚至一些最高统帅部将领普遍有着大陆军观念,对海、空军的作用不屑一顾。海军照惯例是为了反对英国而发展起来的,这与19世纪末提出权利要求的德国工业资本家的殖民政策有关。如果说这个时期陆军是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那么海军则是德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扩张工具。不同利益的要求造成了德国陆、海军之间的固有矛盾。海军奉行自己的“海军战略”,陆军则有独立的“陆军战略”。战争爆发前空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各军种的独立性和某种对立倾向。

德国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

为解决三军将领认识上的差异,德军最高统帅部进行了多次协调,但始终不能完全达成一致。年4月19日的最高统帅部备忘录附件指出:“对于德国来说,陆军的胜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总结局。但是,海战或空战的胜负也能对陆军的胜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基本反映了战前德军高级将领的认识。

虽然德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关于三军联合作战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法西斯德军的训练实践上,均未得到足够的研究,未能拥有充分准备就绪的兵力兵器和认真研究的陆海空协同作战理论。对此,希特勒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将领们争吵解决了,他迫不急待地要发动战争。德军统帅部将不得不直接在战争准备和战役计划中解决。

甘冒奇险德军准备损失水面兵力大半

德军准备以闪击战逐个消灭对手。在欧洲,英法联军是德军第一个心病。英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海、空军,使许多德军头目都害怕战争会成为长期的消耗战。在审查各种作战方案时,对英国无限制地实施空战和潜艇战,被认定为快速击溃英军的唯一妙招。德军认为,实施此方案不仅需要占领比利时和丹麦北部的基地,而且要占领挪威的基地。德军韦格纳海军中将形象地比喻道:“北海的德国舰队原是没有马的骑士,现在应当让他骑在地理的马鞍子上。”实施挪威登陆战役的想法就此产生了。

挪威战役地图

德国指望用攻占挪威来解决几个战略任务。首先,夺取挪威后,可以大大改善在北大西洋对英国交通线斗争的阵地;其次,可以取得通往苏联北部边界的重要陆、海接近地;第三,可以保障自己取得瑞典的矿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黑色冶金工业的原料,有三分之二从瑞典进口)。

年1月6日,英国政府照会瑞典和挪威,指出英国舰队将不允许德国商船利用挪威水域。英国的政策一旦实施,意味着德国将失去巨大的战略资源,这促使德军决心以攻打挪威为始,开始其进攻整个欧洲的计划。

德国进攻挪威的海军兵力,比起它的敌人来是不太大的。德国海军的对手除挪威海军外,还有可能参战的英法两国海军,按实力计算,几乎等于德国海军的9倍。

面对9倍之众的强大敌手实施登陆作战,德军是要以卵击石吗?显然不是,希特勒不会蠢到这种地步。德军敢于在海军力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发起挪威登陆战役,除了固有的冒险性之外,也有他们自己的考虑。当时的文件这样记载着:“尽管敌人握有制海权,但如能充分发挥突然性,我军是可以进入挪威的。认清了这次战役的重要性,将来水面兵力虽损失大半亦不应吝惜。”

实际上,德军统帅部在计划登陆战役时,不是从海上实际的兵力对比出发,而是针对英国的传统作战原则出发。其原则就是:“如果一场决战蕴藏着严重损失,那就不要介入。”此外,德军也考虑到吉斯林分子可能的支援。吉斯林何许人?此人是希特勒培养的一条猎犬,长期隐藏在挪威军政界,时任挪威的法西斯政党党魁,国防部长。吉斯林分子实质上就是投敌卖国分子。

维德孔·吉斯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挪威首相。大战期间与纳粹德国积极“合作”

超常用兵德军制定联合作战计划

决心既定,德军统帅部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计划与准备工作。

年12月,吉斯林被召到希特勒的统帅部,详细报告了挪威军队的布防情况。新年刚过,德军最高统帅部组织各军种总司令讨论战役计划,在有关协同的问题上,由于各军种间的对立情绪和缺乏组织协同作战的经验,会上发生了激烈辩论,并且最终也未能达成一致。即使是惯于独断专行的希特勒,最后也不得不决定由他自己和最高统帅部继续拟定计划。

会后,最高统帅部成立了战役准备工作参谋部。该机构包括每个军种的一名军官,以及侦察和反侦察处处长(来自军事情报局),负责运输、通信和国家行政管理问题的参谋军官。在随后的会议上,确立了战役计划和战役协同原则,并正式确定战役代号为“威悉河演习”。

德军统帅部特别强调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和进程的迅速性。为了做到突然袭击,战役主要统帅,第2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肯霍斯特上将要求:隐蔽准备和展开兵力,采取伪装措施,散布假情报造成准备在英国登陆的假象。出于保密,“应当让每个指挥员尽可能晚一些了解自己的任务”。为了迅速实现战役目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决定投入海军全部力量,空军基本力量,陆军第21集团军级集群10万人,强调三军联合、协同作战,实施高速进攻。

年4月,德军把3辆外形威武的“新造车辆”运到奥斯陆港口

入侵挪威的战役行动计划,预定在从奥斯陆到纳尔维克海里的广大水面上实施,第一阶段夺取港口和飞机场,第二阶段向内陆进攻,全部占领挪威,并准备在第二阶段对可能登陆的英法陆军进行抗登陆和反击作战。

根据协同原则,在海军登陆战役中,战役协同作战应有助于登陆兵在指定地点、规定时间、以最小的损失完成登陆任务,还应有利于在已占领的登陆场上继续增加兵力。在空降战役中,战役协同作战的目的在于,保证迅速占领机场并进驻己方飞机,帮助登陆兵取得胜利。在陆上战役中,登陆兵上陆后,个别登陆队和军队各梯队之间,以及同整个陆军集群、空军和海军之间的协同作战,应当有利于削弱敌人的抵抗,阻挠其反突击,使进攻部队能高速推进并及时得到加强。

为降低英国舰队的威胁,协同原则规定,在对敌人舰队作战时,空军进行协同,以预先突击行动削弱其对海军舰队的威胁。

尽管德军历史上第一次组织如此大规模、多兵种的协同,但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周密,特别是登陆兵上陆时的协同作战策划非常详细。规定使每一个登陆地点都遭到从海上和空中同时发动的联合突击,确定了舰艇到达港口的准确时间、飞机突击的时间和对象、舰炮射击的目标、军队上陆的次序及从海上和空中对他们的支援。各种问题都在登陆运输队和部队的指挥人员会议上进行了讨论和协调。

德国伞兵空降挪威首都奥斯陆郊外的福尼布机场

暗渡陈仓德军突然登陆挪威

至年3月底,德军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德军在各上船地点集结了运输船只,并分别向英国的斯卡巴湾基地和挪威的南、北近海派出了潜艇,航空兵也开始向德国北部各机场集中,摆出一副要进攻英国的架式。

4月3日夜,没有月光,气象条件恶劣。德军运输工具中的慢速船只,首先开始向预定目标航行。6日夜,战斗舰艇也驶向大海。预谋已久的袭击行动隐密而快速地展开了。

7日,在波罗的海的航渡中,德军部分舰艇被英军空中侦察发现。当日,英国海军部得到报告,但他们怀疑德军在挪威进行登陆战役的可能性,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去对敌舰进行不间断监视和组织海上的突击。接着,由于气象条件不好,所有德军集团都逃出了英国侦察的视野。结果,庞大的英国舰队无所作为,未能在最有利的时机将警戒十分薄弱的德军登陆运送队消灭于航渡中。德军几乎是在毫发未损的情况下,完成了最担心的航渡。

8日,英国海军从俘虏口中得知德军将开赴卑尔根“以防御盟军的进攻”,仍不相信德军敢于大规模登陆挪威,未能正确判断情况和采取必要措施。其主要兵力用在了截击前出到大西洋的德国战列舰上,与德国登陆舰队发生的两次偶然、短暂、无战果可言的遭遇战,合在一起,构成了庞大的英国舰队在德军入侵挪威有决定意义的一天里所做的一切。

二战德军驻扎在挪威丹麦的照片

9日凌晨,几乎是十分精确地按照预定计划,德军登陆兵在长达多海里的战线上,从各主要登陆场上陆,空降兵在各行政、政治中心着陆。突破挪威海岸防御曾被认为是登陆战役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但是,吉斯林帮了德军的大忙。挪威舰队和岸防兵根本未进入战备状态。德军当日完成了对主要机场、海军基地、武器仓库、交通和通信枢纽的控制,并开始向挪威腹地发展进攻。挪威的失败已经在所难免了。

德军在战役一开始即占领了各主要机场,挪威空军完全瘫痪,希特勒得以向挪威调遣大量空军兵力,仅在作战的第一天,就有架飞机飞抵苏拉机场,其中有许多受过攻击舰队训练的俯冲轰炸机。这对于德军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月9日白天,英国舰队主力出现在卑尔根附近,德军迅速出动大批轰炸机,炸沉一艘驱逐舰,伤一艘战列舰和两艘重型巡洋舰。英军舰队初战受挫,在未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将舰队主力开入设德兰岛地区。此后,英军统帅部决定在挪威海南部水域只使用潜艇和飞机。当日晚英军24架飞机袭击卑尔根未获成功。

随后的日子里,德军牢固地掌握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制空权。英军统帅部决定,在驻扎在挪威机场上的德飞机作战半径内,不再使用自己的水面舰艇。在制空权已失的情况下,这等于又放弃了这一区域的制海权争夺,实质上也就是放弃了对德军在中、南部地区登陆的阻挠。

在挪威境内战斗的法国远征军

在挪威北部的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港,受飞机作战半径限制,德军登陆兵孤军作战。但是,守卫特隆赫姆的挪威第5师师长屈从于吉斯林的号令,停止抵抗和动员,未经战斗就交出了韦内斯机场,希特勒陆军在空军支援下抵达预定目标。在纳尔维克附近没有机场和合适的降落场,独立作战的德军登陆兵虽然顺利上陆,但在其后的日子里遭到英军的严重杀伤。

德军空前规模的联合登陆行动,极大地震撼了挪威政府和英法军事当局。至14日,德军已经控制了挪威南部和中部的大部领土,只是在北部地区还进行着一些并不激烈的战斗。

更弦易辙英法军队图谋挽救败局

德军登陆后,英法当局惊慌失措,在海军行动无效的情况下,决心在挪威使用陆军,仓促间制定了对抗计划。

此时,英法海军在力量对比上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在挪威北部英法军队控制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在中部一些地区,英法空军也完全有实力进行制空权争夺。但是,英法当局的决心却不是坚决消灭已在挪威登陆的德军,而只是想把他们驱逐出阵地。在作战计划上表现的谨慎有余,却无章法。

德军占领哥本哈根

在争夺制空权的决定性阶段,14到21日,英国空军对挪威和丹麦机场的突击总共才出动了余架次,且大部分是夜间出动的,轰炸效果极差。与此相反,德国空军则对英法军队可能使用的机场和降落场实施了饱和性复合攻击。结果,正像战役第一阶段英军舰队打输了一样,在第二阶段的一开始英国又在夺取制空权上打输了。

14日和17日,英、法、波军队两次向挪威输送陆军部队。他们不是把自己的兵力直接送到仅有少量德国登陆兵占领的港口登陆,而是从港口两侧上岸。这样登陆虽然安全,但只能利用毫无港口设备的渔村来卸下笨重的技术兵器,卸载和下船的速度非常缓慢。

4月19日,德军开始向各登陆地点的英法军队实施空中突击。这时,英法军队上岸人数虽已达到2万余人,但行动过于迟缓和谨慎,防空武器和部队都没有充分展开。作战中,航母飞机对舰艇防空任务执行很差,更未派出飞机参加登陆地城的防空作战,而空军飞机因距离过远又完全不能支援。这使得德军飞机如入无人之境,英法军队根本没有防御能力,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遭受了严重损失,特隆赫姆登陆的部队首先陷入困境,以失败告终。

纳尔维克的争夺战中,英法军队得到舰队和航空兵的支援,占有巨大优势。德国海上交通线被英军强大的舰艇部队断绝,空军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上陆部队的后勤补充只能靠空运维持。然而,英法军队没能及时利用这种优势,在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后,才开始向挪威中部发起进攻。

德军地面部队在大批飞机的支援下侵入丹麦

这一地区的德军部队虽然得不到空中和海上的支援,对英法联军的阻击战却进行的非常顽强,击退了兵力不断增加的英法联军登陆兵的多次攻击。战斗进行到5月28日,德军放弃纳尔维克,沿铁路向瑞典边界退却。

5月10日,希特勒军队开始入侵比利时、荷兰和法国。盟军在法国战败后,害怕德军在英伦三岛登陆,于6月8日前从挪威撤出了自己的全部军队。

谁是谁非挪威登陆战役点评

德军在24天中侵占了挪威的南部和中部,在两个月内占领了全部国土。挪威战役后,德国占领了欧洲战区北部的重要战略基地,占领挪威并前出到瑞典边界,使中立的瑞典转向德国,开始允许德国经自己的国土向纳尔维克地区和芬兰北部运送部队和物资,并取得了封锁英国和向苏联进军的基地。德军的胜利来自于自己的周密计划和英法军队的一再失误。

准备和实施战役初期,德军进行了严密的战役伪装,舰艇航渡时机选择了没有月亮的夜晚,在恶劣的气象条件下进行。他们跟随在英国舰队之后行动,对挪威哨所的询问都使用英语回答。英法军队和挪威方面则麻痹大意和松懈无备,德军取得了战役突然性和若干登陆点的战斗突然性。

英法联军撤离挪威

作战进程上,德军首先攻占挪威各重要港口和战役初期取得制空权,对于整个战役的结局有着决定性意义。夺取制空权弥补了制海权争夺中的水面兵力不足,并且对于在战役第二阶段与英法登陆部队作战有重要影响。占领各重要港口则隔绝了挪威军队与外界的联系。

作战方法上,德军首次广泛使用了空降兵配合夺取重要港口的战法。在舰艇、登陆兵突击的同时,以空降兵着陆夺取附近的飞机场,多兵种协同攻击加快了战役进程。

英军对航空兵特别是空降兵在战役中的作用估计不足。战役中,英军没有有效组织对空防御,德军航空兵在侦察、空中突击、运输人员和物资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对自己航空母舰的能力估计上,英军又失之过高。实际上,航空母舰飞机数量少、战术技术性能差,使用时要求航母靠近敌人,必然陷入对方岸基飞机作战范围内,结果无法掩护分舰队的舰艇和支援陆军的登陆作战。

陆上战斗中,英法联军缺少统一指挥,决断不力,行动上互不协调,与挪威军队在意图和行动上各行其是,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8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