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正在发生变化,默克尔心腹讽刺乌克兰,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内无粮草外缺救助之后,走投无路的钢铁厂守军,在乌克兰总参谋部答应的前提下投降了,当然,基辅的表态是“帮助乌军和亚速营撤离”。17日,乌克兰宣布,马里乌波尔守军已经结束战斗。
经过长达80多天的战斗,俄军终于拿下了钢铁厂,路透社称,乌克兰最终将马里乌波尔的控制权交给了俄罗斯,这是乌克兰的一次巨大失败。
16日,普京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普京下令取消对于钢铁厂的围攻、帮助乌克兰民众安全撤离、允许乌军放下武器投降,是出于人道主义考量。普京认为,所有放下武器的乌军都可以得到安全保障,受伤的乌军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包括亚速营。
马里乌波尔之战就这样画上了句号,亚速钢铁厂已成为俄军的囊中之物,对普京来说,接下来的重中之重就是控制整个顿巴斯。
5月17日,俄乌冲突来到了第83天,至少有3个新的动向值得注意。
一,默克尔心腹讽刺乌克兰。16日,默克尔前顾问、德国少将瓦赫表示,乌克兰不可能通过武力夺回顿巴斯,因为俄罗斯很强大,俄军的空中和地面力量都远胜乌克兰。
瓦赫认为,虽然美欧仍在为乌克兰提供武器,但乌军伤亡惨重,很快就会无人使用这些武器。
瓦赫的表态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了,毕竟乌克兰还拥有大量预备役,乌克兰国防部甚至打算动用万人提升国防实力,且美英德国都在为乌军提供军事训练。
但从实力对比的角度看,瓦赫的看法是有道理的。
不可否认,俄军确实没做到速战速决,就连美国情报部门都开始反思了,因为美国一开始并不认为乌克兰堪当大用,直到俄军久攻不下基辅、乌军站稳跟脚,美国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俄军战斗力“不过如此”。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看上去进展不顺的俄军,已经控制了几乎整个赫尔松和大半个扎波罗热,还拿下了马里乌波尔的所有地盘、将亚速海变成了俄罗斯内海。在顿巴斯,俄军仍在稳步推进,用俄罗斯自己的话说就是,俄军正在逐一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
总的来看,乌军仍然处于防守态势,且俄军还没有出动图-战略轰炸机等利器,普京也没有在胜利日阅兵时对乌克兰宣战,俄罗斯还留有后招。
作为默克尔心腹,瓦赫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讽刺了乌克兰想要夺回顿巴斯的战略构想。
按照泽连斯基的布局,除了顿巴斯,乌军还会在赫尔松、扎波罗热发起反攻,将俄军彻底赶出乌克兰,然后夺回克里米亚。乌克兰认为,等到8月份,战况就会迎来转折点,今年年底,乌军或将彻底击败俄军。
两军对垒之际,有自信是好事,但过于自信,就会变得狂妄自大,从而误判战局,最终结果有可能是自找麻烦。
俄罗斯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整个北约,连单挑美国都没胜算,这是事实,但这不意味着俄罗斯无力战胜拥有北约支持的乌克兰。说到底,北约并不会亲自上场,能否扭转战局,最终还得看乌军在战场上的表现。
俄乌之间存在绝对的实力差距,短时间内,这种差距很难填补。只要俄罗斯内部团结一致,泽连斯基就很难做到“击败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
俄罗斯经济已经饱受制裁,普京面临着来自整个欧盟和北约的施压,在经济领域失去的,俄罗斯只能在军事上找回来。复制顿巴斯与克里米亚模式,是俄罗斯没有选择的选择。
换句话说,俄罗斯经济越危机四伏,普京越骑虎难下,乌克兰的损失就越大,被“吞并”的领土就越多,因为普京要给俄罗斯军民一个交代。芬兰瑞典加入北约、欧盟和俄罗斯闹翻后,除了扩大俄罗斯版图,普京很难找到“及时止损”的方案。
某种程度上说,现在的俄罗斯只能孤注一掷、力求拿下更多的乌克兰土地,因为普京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这样一来,付出沉重代价的仍然是乌克兰。
对乌克兰来说,保持清醒、步步为营很重要,好高骛远和听美英号令都是行不通的。
二,普京在芬兰边境部署弹道导弹。
芬兰表示会申请加入北约之后,瑞典释放了同样的信号,对俄罗斯来说,局势颇有“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意味,麻烦事正在接踵而至。
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表示,与普京举行电话会谈时,普京的表现出奇地冷静。16日,普京在参加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时表示,俄罗斯与芬兰和瑞典之间不存在问题,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不会对俄罗斯构成直接威胁,但如果北约武器出现在芬兰和瑞典,俄罗斯就会作出回应。
普京没有明确说“会怎样反制北约”,只强调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普京的表态,看上去毫无波澜,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普京之所以要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之一就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守住俄罗斯的战略缓冲地带,结果却适得其反,乌克兰没有加入北约,芬兰和瑞典却在蠢蠢欲动。
普京怎可能不头疼?
芬兰中立了70多年,瑞典作为中立国,年来都没有选边站,但在当下,芬兰和瑞典却放弃了传统的中立政策,转向拥抱美国和北约。
芬兰和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后,波罗的海差不多会成为北约的内海,且北约还有可能将手伸向中亚国家,到时候俄罗斯又该怎么办?
摆在普京面前的选择,不外乎三个。
1,忍气吞声,避免两线作战,先拿下乌克兰再说,如果俄军能拿下乌克兰的话。
2,一不做二不休,故技重施,直接对芬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3,谋定而后动,先对芬兰释放烟雾弹,然后见招拆招。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不会对芬兰动武,因为俄罗斯承受不起腹背受敌带来的后果。
普京选择了在芬兰边境弹道导弹,而不是大规模增兵。
英国《太阳报》透露,俄军已经在芬兰边境部署了“能够携带核弹头”作战的弹道导弹,该弹道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公里。
字越少,事越大。普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暂时还不知道,但普京肯定很生气,俄军绝不会持续忍让。
关键时刻,该稳的必须稳,该忍的不得不忍,今时不同往日,普京不能冲动冒失地做决定,但该出手时就出手,一直都是普京的鲜明风格,以前如此,这次也不会例外。
如若不然,世界还会以为俄罗斯好欺负。
三,印度出尔反尔,撕毁价值5.2亿美元的军工大单。
印度已经决定,无限期暂停关于购买10架俄罗斯卡-31直升机的谈判,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结算遇到了困难”。
印度表示,这么做会对印军造成不好的影响,因为即将投入使用的“维克兰特”号航母需要卡-31直升机。
明眼人不难看出,印度所谓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
这并不是印度第一次对俄罗斯“出尔反尔”,早在4月份,美欧要求印度谴责、制裁俄罗斯那会儿,印度就一口气取消了价值十多亿美元的武器订单,理由是支持印度制造。
当时,俄罗斯没有谴责印度。
一边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的“打折石油”,强调会用卢比和卢布结算俄印能源贸易,一边又连续撕毁协议,印度的选择的确让人看不懂。
就现在来看,俄罗斯的武器和能源,美欧的经济投资,印度都想要,为了给美国递交投名状、避免惹怒美国,印度有时候会对俄罗斯背后捅刀子。
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利益第一,在印度这里,这句话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能说印度很印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