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通过四张地图了解区域安
本文描述了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进展,土耳其在数月的拖延后最终同意让瑞典加入北约。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Stoltenberg)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TayyipErdogan)以及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Kristersson)会晤后宣布,土耳其将支持瑞典的加入,并将提交国会以确保获得批准。从四张地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瑞典和芬兰这两个北欧国家加入北约将对整个组织以及该地区的安全格局产生变化。
北约成立于年,最初由12个创始成员国组成,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由0多个国家组成的联盟。该组织旨在制衡不断壮大的苏联,长期以来是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紧张关系的根源。自从去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这个老旧的冷战产物似乎重新焕发了对抗俄罗斯的作用。
作为传统的中立国家,芬兰在去年5月因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与瑞典一同申请加入北约,并于今年4月正式加入该组织,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成为史上加入速度最快的国家。有分析认为,这两个国家的加入将在未来几年内改变欧洲的安全格局,并进一步拉紧与俄罗斯的关系,后者一直反对北约的东扩政策。
瑞典和芬兰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北约在陆海空领域的能力。瑞典拥有强大的海军,将加强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防御能力,并且该国还自主生产战斗机;而芬兰则有足够的军费支持,并实行男性义务兵役制度。此外,这两个国家的地理优势也将增强北约的防御能力。
填补波罗的海的"软肋"从海上角度来看,瑞典和芬兰的加入使得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具备优势。波罗的海是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接壤的战略水道,也是北约一些最脆弱成员国所在地。
大西洋理事会跨大西洋安全倡议(TransatlanticSecurityInitiative)主任克里斯托弗·斯卡鲁巴(ChristopherSkaluba)表示:"北约的主要任务是让俄罗斯远离波罗的海国家,包括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北约在波罗的海沿岸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可以加强这些国家的安全性。"
新美国安全中心跨大西洋安全项目副研究员卡丽萨·尼切尔(CarisaNietsche)补充道:"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将为该联盟提供另一条通过波罗的海地区的增援线路。"例如,瑞典的哥特兰岛位于该国中部海域,全长公里,岛上有中世纪遗址和军事防御工事。去年,瑞典宣布投资1.6亿美元加强该岛上的军队,包括扩建军营以容纳更多部队。
增加北极议程的筹码瑞典和芬兰的加入对北约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也将增强。瑞典和芬兰都是北极理事会的成员,该组织监督世界最北端地区的事务,其成员包括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
邻近这两个国家的科拉半岛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位于俄罗斯边境以东约公里处,俄罗斯在该地部署了弹道导弹潜艇并储存核弹头。作为北约成员国,瑞典和芬兰可以协助监控这些活动,尽管这可能增加升级风险。
增加一条北部新边界芬兰与俄罗斯的边界延长超过1,公里。芬兰的加入将使北约的陆地边界增加一倍。尼切尔指出:"这为北约提供了更强的威慑力,因为莫斯科需要保卫这条边界。"
芬兰在年和年的冬季战争中曾顽抗苏联军队,加上地理上有助于北约更接近科拉半岛,将更有利于牵制驻扎在该地的俄罗斯北方舰队。此外,芬兰的加入实际上使波罗的海成为了"北约的湖泊"。
更强的北约,更危险的世界?然而,俄乌战争爆发成为历史的转折点,欧洲再次爆发战争,军事上对北约的依赖使其难以摆脱美国,成为美国维持其在世界的影响力、压制中俄的杠杆。尽管1年苏联解体后,北约经历了五个扩张阶段,并在巴尔干、中东和非洲展开军事行动。例如年,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W.Bush)游说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北约,当时已遭到普京强烈谴责。然而,北约一直正式"致力于"让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构成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形势,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表明这种扩张最终无法阻止欧洲再次爆发战争。
此外,欧洲正在在美国的"指导下"扩大行动,包括遏制中国——特别是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次以观察员身份出席马德里会议。可以看出,这个组织以"防御"为名一直介入各个地区的政治事务。然而,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安全峰会上,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Austin)坚称:"我们不寻求新冷战、亚洲北约或分裂为敌对集团的地区。"然而,维持欧洲安全就是把俄罗斯排除在西方安全架构之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