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都在号召的新能源汽车是一场惊天骗局吗

年,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历了整整十年。期间,中国在短时间内夺下并坐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的位置。尽管新能源汽车饱受诟病,购买使用者叫苦不迭,但“造新能源车”仿佛成为时髦的事情,诸如贾跃亭之流也纷纷进入了这个领域。那么,这场席卷中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风潮,是不是一场惊天骗局呢?

“残次品”汽车五宗罪

新能源汽车被众多使用者诟病为“残次品汽车”。理由也是相当充分:

1、新能源车电池的续航里程短,绝大多数车充一次电仅能跑-公里,远远不能和燃油车相比。

2、新能源车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理论5年,实际更短。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充放电次数、电池电量的衰减都是个大问题,电池的耐久性相比传统汽车的内燃机。

3、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缓慢。电池续航不足迫使建设更多充电桩,以满足新能源车的需求。但现实是充电桩设施建设速度仍然缓慢,全国范围内铺设至少需要15年时间。。

4、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补贴新能源车车主?技术不成熟,还贵。各国政府心里都明白,消费者吃亏了。又贵又难用的东西,降价行不行?不行!源头的成本无法下降!除了赔钱引导消费者入局,别无它法。

5、电池安全问题。相信很多人都亲自摆弄过自家汽车的蓄电池。那个看似在拆卸过程中火花四溅的“黑色砖块”,电压只有36V,人人可摸。然而电动车电池输出却高达V(家庭用电电压V),大家可曾想过,在事故中电池包被撞破的情况?

新能源“不新”、不环保

“新能源”是指传统石化能源之外的其它能源,电能仅仅是其中之一。我们所说的新能源汽车特指电动车。电动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爱迪生的时代,就有电动车了。但是那个时代,电池和电机都不足以支撑汽车的发展。尽管爱迪生发明了比铅酸好的铁镍电池,能量密度仍然太低。电机使用的是直流电,效率并不高。

“无污染、零排放、清洁能源、效率高、颠覆传统能源”的广告词更是频频出现在新能源车的广告中。然而实际情况却是——

中国电能超过70%来源于火力发电,水利发电受季节影响,风力和太阳能只是来打酱油的,至于核能发电,核废料污染严重,出了事故就更大了,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和日本地震核泄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无污染、零排放、清洁能源更是痴人说梦。

电力从发电厂传输到城市或农村,大概要损失20%的电力,充到电动车电池有再损失20%的电力,电池经过电机驱动车辆又再损失20%的电力,效率远不如燃油车高。

假设有0万台电池容量Kwh的小轿车,这0万台电动小轿车每天都把电用完,那么把这0万台轿车充满电需要4个三峡水电站一天的发电量才行,另外还需要变电站的帮助。一个占地几亩、能满足10万人口小镇需求的小型变电站,大概能同时给0台电车慢冲,如果是一小时充电70%的那种快冲,这种变电站最多能同时冲台车。颠覆传统石化能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消费者不瞎,当真正代表未来的产品出现,即使幼年时期很赢弱,他们也愿意尝试。曾几何时,谁扶持火车、轮船、汽车了?他们不照样把马车、帆船踢进历史垃圾堆了吗?互联网也经历了几十年发展才拥有了如今的地位!

新能源车有着如此多弊病,但世界各国政府依然视其为亲儿子,又是给补贴,又是给特殊牌照。究竟各国政府隐藏着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各国政府的小九九

美元与石油挂钩,这是美元霸权的基础,导致了美国可以借助美元剥削全世界。多年以来,美国借助强势美元和弱势美元的货币政策,薅全世界的羊毛。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发展新能源技术是摆脱美元依赖,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于是,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推出了新能源汽车计划,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瑞典、挪威等发达国家更是分别于-间逐步停止使用燃油车。

而美国也深知一旦美元霸权的基础遭到了动摇,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所以美国一方面也发展新能源技术,另一方面推行“再工业化”,努力振兴其制造业,增加其造血功能,以应对未来的变革。特朗普也正是这么干的。

这显然是一场美国与各国政府间的博弈,一旦拉开帷幕,就不可能停止,直至分出胜负。

一直在努力

国家的能源安全高于一切。年,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为65%,而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攀升。从陆地进口的通道只有两条:中东油气从斯里兰卡输送到昆明;俄罗斯油气输送到东北。而更多的石油资源都是通过海上通道输送至国内,南海的马六甲是必经之路,但容易受到封锁,如果和平不在,没有石油的后果不堪设想。

一石数鸟的连环计。现在的燃油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的先进专利都在欧美企业手里。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受到这三大方面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战胜国外大厂。

但是如果电动汽车的能源和储能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汽车电动机总比内燃发动机要简单,而且磁性材料所需的稀土元素也是中国储藏量最多,形势一下就反转了,因为电动汽车不~需~要变速箱。

对中国来说,发展新能源技术,既能破局美元霸权,又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还能最终减轻环保的压力,何乐不为?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赚的。

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是惊天骗局的说法,缘于用户使用的体验感和世界各国对于电动车的推广过于激进。有报告指出,以现有的技术发展速度,大约在年,电动车的成本将降至与燃油车同样的水平。相信那个时候,消费者将对新能源汽车有更高的认同感和更强的消费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3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