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调查结果被谁藏起来了瑞典政坛突然变天
西方世界的首相是怎么选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拉帮结派,谁拉到的人多,谁就能当首相。瑞典,就这样选出了他们的新任首相,乌尔夫-克里斯特松,他是中右翼温和党的主席,和极右翼民主党组成一个联合政府,也就是右翼温和党。
瑞典议会一共有个席位,主要政治势力包括:
第一大党社会民主党,是瑞典前首相安德森所在党。温和党和民主党,民主党是瑞典近些年才兴起的政党,主要由一些极右翼民族主义者构成。中间党,一个农业派和自由派政党。最后是其它席位较少的政党。
这次克里斯特松拉当选首相,就是通过拉拢民主党、基民党和自由党3个党派,和温和党一起达成了4党协议,凑足了个席位。在首相提名投票中,他获得的赞成票也刚好是票,超过半数,另有票反对。
一个月前,安德森宣布辞职时,克里斯特松紧跟着宣布他要组建新政府,一个月后,克里斯特松实现了他的计划。这一个月里,瑞典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北溪管道遭破坏,瑞典拒绝俄罗斯专家参与调查,也拒绝丹麦和德国一起调查。瑞典方面表示,这是因为北溪调查结果“敏感”,相关报告属于“机密”,不能和其它国家分享。
那么问题就来了,安德森领导着过渡政府,克里斯特松则在组建新政府,到底是谁拒绝透露北溪调查结果呢?
瑞典政坛变天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安德森是该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去年上台时就是几经波折。事情发生在去年11月24日,安德森当天当选首相,但是在短短7小时后她就宣布辞职,原因是和最大党社民党一起组建的联合政府内部不稳定。而在一周后,她再次当选首相,并于今年9月再次辞职,任期不到1年时间。
在这期间,俄乌冲突升级,瑞典几乎也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比如在北约强拉瑞典和芬兰入圈一事上,最初瑞典首相安德森公开表示瑞典不会加入北约,她认为如果此时瑞典加入北约,只能加剧欧洲的紧张局势。但是后来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进程几乎势不可挡。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也开始变得不那么幸福了。
移民危机、通货膨胀和枪支暴力扰乱民心,瑞典右翼势力也是在这一背景下崛起的,他们支持减税,公民和经济自由。
如此乱象同样也在另一个欧洲国家上演过,那里是意大利。在国内混乱,政府矛盾加剧的背景下,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主动辞职,上个月,意大利选出了一个右翼女总理梅洛尼。乱世出英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是幸运的,倘若乱世里出了盲目追求“自由”、激进、好斗的领导人,那就意味着一场场悲剧。
就在瑞典以“机密”为由拒绝透露北溪调查结果之后,华盛顿有了新动静,美国推进和和瑞典签订了一项新的军事协议。美军参谋长詹姆斯-麦康维尔接受瑞典电视访问时说,美军和瑞典的合作前所未有,他们已经准备好“保卫瑞典”,双方也将扩大联和军事演习和其它行动。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是北约东扩的又一个大动作,对于瑞典来说,其中立国地位已不复存在。从北溪遭破坏瑞典拒绝透露调查结果,到美军和瑞典合作,再到瑞典右翼势力当权,这些事看上去顺理成章,却更像是早有预谋。或许北溪事件不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但和美国勾结在一起,瑞典的悲剧已经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