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手册瑞典篇去掉滤镜的瑞典,是

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10383804.html

-Jun.17,-

瑞典虽好,但要理性入局。

提及出海欧洲,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来说,首先会想到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拥有“全球最适合经商国家”之称的英国,亦或是高举“自由的创业国度”大旗的法国,36氪出海也曾详细介绍过这三大出海主流市场。

一个趋势是,随着各主流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及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的了解日趋深入,欧洲市场对于它们的吸引力也逐步延伸到了北欧诸国。其中,北欧最大经济体——瑞典,成为了不少中国企业布局欧洲的又一块试验田。

那么,我们可以从已经布局瑞典的“前辈”身上学到哪些方法论?同时,对于出海瑞典的中国企业来说,瑞典市场存在着哪些利好条件、机遇,以及挑战?

中企出海瑞典,仍需“借船”

如果问中国有哪些瑞典公司,大多数人可能会说出宜家、沃尔沃和爱立信。但如果问及瑞典有哪些中国企业的身影,很多人的大脑可能会一片空白。

事实上,吉利、东风、小鹏、大疆、腾讯等知名企业早已纷纷在瑞典市场开疆拓土,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也计划在今年进军瑞典。除此之外,布局瑞典的中国企业还包括了来自新能源制造领域的星源材质、先导智能和科达利,以及通过参股瑞典企业而入局的浙江机器人集团。

就布局策略而言,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借船出海”是目前大部分出海瑞典的中国企业采用的方法。这其中,吉利对于沃尔沃的收购,堪称是借助“收购欧洲品牌再重组”而成功打入瑞典市场的成功范例。众所周知,吉利与瑞典的不解之缘始于年对沃尔沃的收购。这个在中国和瑞典都具有极高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汽车品牌,成为了吉利敲开瑞典市场的敲门砖。

当然,光有敲门砖还不够,能否真正地实现“高度本地化”是中国企业能否“活下来”的关键。而吉利的高度本地化涵盖了从管理层到执行人员的团队组建、对瑞典目标人群的消费习惯、理念和标准的深入了解,此外还有研发/运营中心等本地资源的持续投入。

成功收购之后的第三年,吉利开始着手在沃尔沃故乡——瑞典哥德堡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吉利与沃尔沃在这里联合开发了CMA中级车基础模块架构。这一架构代表了欧洲先进的研发理念,并具备国际前沿技术。两者联合研发的领克01就是基于CMA基础模块架构而来。

年,吉利又与瑞典方面完成了在哥德堡筹建吉利欧洲创新中心的合作签约。据悉,该中心是吉利在欧洲市场的单体设施最大投资,容纳了欧洲研发中心、动力系统研发中心、设计造型中心哥德堡工作室、领克欧洲销售和市场团队等。

图片:小鹏汽车瑞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4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