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瑞典人发现的中国村庄,有1300人,当

新疆在历史上就是一片以沙漠和戈壁为主的土地,点缀其间的绿洲上生活着一群群居民。西域三十六国是这种分布方式的真实写照,如果不是西汉把他们凝聚到一起,恐怕再过几千年,这里仍将保持古老风貌。

新疆地理条件最恶劣的地区自然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高达33万平方公里,占到新疆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从周围高山上流出的河流,最终都会消失在这片旱海之中。

丝绸之路沿着沙漠的南北两端分成两条支线,几千年的腥风血雨也刮不进这片死亡之海。从某种意义上讲,这里可以算是世外净土,远离人类世界的纷争。

许久以来,所有人都以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不会有固定居民。直到年,才有人发现在克里雅河的尽头,居住着一群达里雅布依人,他们保持古老的习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论面积,这个村子有两千平方公里,抵得上某些内地的县。人口不过一千三百余人,他们分布在将近平方公里的核心居住区里。比起内地的话,只能算是个小村子。村民们喜欢几代同堂,一个个大家庭其乐融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知是魏晋,恍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深处的冰川,流入两百多公里后,消失在沙漠里。达里雅布依村正位于克里雅河的尾端,周围有57.5万亩胡杨、红柳和芦苇等沙漠植被,克里雅河耗尽最后的精华滋养出这片大型绿洲。

村民们的生活习俗与维吾尔族非常接近,但也不完全一样。他们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这里几乎不下雨,饮用水完全来自于水井。他们的生活很简单,除了少数日用品外,大部分生活资料都可以自己解决。偶尔去沙漠外的市集出售自家产品,以及购买必需品,汽车要开五个多小时,因为这里是在沙漠深处三百多公里的地方。

在古代更加缺乏与外界的交流,靠骆驼运货,至少要八天以上才出得去。远离尘世的喧哗,使这里的民风极其淳朴,偷窃等犯罪行为早就绝迹,三十四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刑事案件。

目前,这里已经有了学校、邮电局等现代设施,村民们也可以走出沙漠,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这些村民对自己的来历已经记不清楚,考古专家也有好几种说法,有的认为他们是吐蕃某个王朝的遗民,有的认为他们是从罗布泊迁来的楼兰遗民。

最早发现达里雅布依村的是一位瑞典探险家,他沿着克里雅河而下,想看一看这条河的最后归宿。没想到竟然发现了这片诺大的绿洲和原始沙漠部落。

年以后,中法两国对这片区域多次进行考古,发现了汉代和唐代的文明遗址,证明克里雅河流域曾经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那时候的地理环境比现代要开放得多。

离达里雅布依村最近的城镇是和田,西汉时的于阗古国。于阗是丝路南线上的重要贸易站,西域和安西都护府的主要军镇之一。

佛教也是通过于阗传入的中国,法显、高士行、玄奘大师等高僧都在此处逗留和翻译佛经。为了奖赏于阗的忠心,汉朝将养蚕和丝织技术传播给他们,使他们迅速积累起大量的财富,成为西域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于阗与中原王朝的紧密关系一直保持到自身的灭亡。考古队在克里雅河沿岸发现的汉代园沙古城和唐代丹丹乌里克遗迹,可能都曾属于阗古国。这些地方都曾有过大量的水域。由此可以看出,古时的绿洲面积比现在更大,能够哺育更多的文明。

玄奘大师曾经描述过一个失踪在沙漠里的古城,天神降下连续七天的暴风,毁灭了这座城。按照现在的理论,可能是水草退化,沙漠侵蚀了绿洲,只剩下达里雅布依这样一个居民点。

多少古文明葬送在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无节制地开发导致水土流失,人口却在不断膨胀,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玛雅文明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消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有可能掩埋着更多的古文明。幸好我们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几十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已经扭转了沙化趋势。既然毛乌素沙漠可以被我们征服,别的沙漠也一样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6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