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学家历史,看西方人的傲慢和偏见,越是
年12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手中接过证书和奖章后,发表感言的莫言,特别感谢了帮他翻译作品的汉学家们。
用莫言的话说就是:我写《生死疲劳》,初稿只用了43天,瑞典汉学家陈安娜,整整翻译了6年。
陈安娜就是瑞典著名汉学家,也是莫言作品的忠实爱好者!
在20多年翻译工作中,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都经他之手呈现在了西方读者面前!
只是这作品,左右看都很有乡土特色少了今日中国的风采。
莫言的话,也让汉学家进入不少国人的视野,原来在国外也有这样一群人,喜爱中国文化啊?只是这喜爱,好像很有偏好!
当然,凡事都有正反,这群爱好中国文化的翻译工作者,或许有偏爱,但也谈不上坏!
可有好的汉学家,就有坏的汉学家,有让人敬佩的,就有可以让你气到想笑的!
这一点,追溯历史和现在就懂了。
其中的因果和讽刺教育效果,听来让人眉头上扬,寒毛耸立,值得警惕。
(好的汉学家伯顿·沃森)
汉学家并非一个现在专有的名词,相反历史还很悠久!
中国的对外交流,从汉唐时期就开始了,当时万国来朝的长安城,就是国际化大都市。
那个时候专注于东西方交流的人,如果中国文化素养足够,也可以称呼为汉学家。
至于历史上最早最著名的汉学家,能在东西方都有影响的汉学家,应该是元代就从意大利威尼斯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虽然真假存疑,有人怀疑,但作品是真的流传了下来。
千里迢迢找到了黄金城大都的马可波罗,通过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世界第一次认识到了东方中国的繁荣和富庶。
游记的流行,助力了大航海时代的开启,也让西方产生了中国热。
在后续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的思想家们,都在东方儒学中吸取养分,跟今日风气完全是倒过来。这点上,无数名人都留下了名言!
比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就说:能帮助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
比如英国科学史学家李约瑟就说:孔子是“无冕皇帝”。
比如法国启蒙运动导师伏尔泰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这就是曾经的中西方思潮交汇,也因为这思潮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经过辗转来到了中国,这其中汉文化素养极高的有著名传教士利玛窦。
明朝时代来到中国的他,能用晦涩的文言文翻译《天主实义》和《几何原本》,可谓西方汉学大家了。清朝和民国时代,汉学家在西方世界也越来越多,有了不少代表人物!
(马可波罗待考证的行踪)
这其中最著名最友好的,是提出:“李约瑟之问”的原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
年12月出生的李老爷子,早年攻读生物和医学,并在年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机缘巧合下,因为一个中国女留学生鲁桂珍的影响,爱屋及乌爱上了中国文化!
年,李约瑟来到中国,任职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和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这让李约瑟有了近距离观察中国文化的机会!
兴趣使然下,在那个烽火未停的特殊年代(抗战时期),李老爷子出行11次,行程3万英里,走遍中国所有未沦陷区域,也收获了自己最好的助手王铃(年-年史学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李老爷子,获得了无数一手学术历史资料,越是了解深入,越是惊叹于中国文化的璀璨,越是感叹与今日中国的落后。
在无数思考之后,他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何近现代科技和工业,没有诞生在世界科技和经济最为发达繁荣的中国。
(李约瑟之问)
提出问题,需要解答,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西方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辉煌。
这个最牛的汉学家,开始潜心编撰著名的《中国科学技术史》,45年后,《中国科学技术史》七卷三十四册陆续出版。
书中除了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外,也系统介绍了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军事技术、水利技术、生活技术、哲学、医学、历史、数理化、农业等学科上的成就,可谓中国文化技术发展史的百科全书。
书籍一经发表,就在西方世界引发轩然大波,让西方认知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繁荣和深远。
以至于英国不少史学家都说:李约瑟博士著作的实际影响,正如它的学术价值一样巨大。
李约瑟老爷子,也因此成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代表人物,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亲切接见,后续更成了中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用西方能看懂的方式,将中国介绍给西方,这就是李约瑟老爷子的贡献,也是好的汉学家典范,他们实事求是,他们认真细致,他们没有傲慢和偏见。
可这样的汉学家,在今日这个需要更多交流的时代,或许还有很多,可依旧难掩,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存在出现!
(李约瑟)
文化交流需要什么?答案是平等的沟通。
今日的世界,是科技的世界,互联网的存在,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但就算成了地球村,可国与国之间的文化隔阂和误解依旧存在,交流的并不畅快。
至于原因,语言隔阂是其一,西方傲慢是其二!
中国学生都在学英语,但这能说好,能看懂的也不算多。
同样的,在西方汉语也属小语种,虽然学习的人越来越多,可跟庞大的人口基数比,依旧不值一提。而且欧美人,特别是美国人,基于大航海时代后主导世界的多年,很多都有根深蒂固的文化傲慢,这傲慢让他们对于外国的一切不屑一顾!
你要问一个中国人,美国城市的名称,还有体育文化明星,不少中国人都能如数家珍。
你要问一个美国人,中国城市的名称,或者一些文化民俗啊之类的,他们会让你沉默。
别说中国了,美国人连他们的所谓盟友欧洲都一窍不通,这就是美式教育下的大漂亮国人,普遍的快乐教育,让大多数漂亮国人们,缺乏基本都人文素养!
这就造成了一个错位,中国人对于美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美国人对于中国的了解。
错位过后,知识的匮乏还有文化的不通,让中美之间就多了隔阂和不理解!
这个时候,一个好的汉学家,就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他们可以用欧美人能听懂的语言,让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在中美关系史上,就有不少这样优秀的汉学家,之前说的李约瑟老爷子是一个,同时代的汉学家费正清是另一个。
费正清老先生,师从史学家蒋廷黻,跟胡适、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周培源都是好友,就连他的中文名都是梁思成起的。
在中国深耕学习多年后的他,回到美国后,就成了美国汉学界领军人物。
一本《美国与中国》的热销,让美国人认识了中国,就连尼克松访华前,为了弄明白中国人的想法和思维逻辑,都通宵达旦的读起这本书。
他主持编撰的《剑桥中国史》,更是写尽了中国数千年历史。
这就是好的汉学家该有的作用,无论研究得咋样,对不对,至少有一定参考价值,能用独特的视角,启发不少人,相对公正的阐述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但,这样的好人总是少部分,下面要说的所谓“汉学家”,“中国通”就是能让人喷饭气笑的一群人。
现在的西方,多有基于舆论需要下的黑心汉学家,少有秉持良心说真话的汉学家。
更气人的是,这样的人,还有不少是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深度接触中国社会,却说着中国怪话的人,至于其中翘楚,必有章家敦一席之地!
章家敦年出生在美国,祖籍中国江苏,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跨国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改革开放后,中国敞开国门接纳世界,章家敦也因为是华裔原因,先后在香港、上海工作生活多年,参与了不少中外合资并购案。自以为对中国社会有所了解的他,在上海时就准备撰写介绍中国的书,书稿完成后,他就带着妻子一起回到了美国。
然后,一本拥有强烈冷战思维的《中国即将崩溃》,在年7月出版了!
(战忽局编外人员章家敦)
在这本书中,章家敦大放厥词,说了一通所谓的经济弊端,社会问题,然后言之凿凿的说,中国的经济正在衰弱,并将开始崩溃时间点,预测在了年奥运会之前!
妄语往往能引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