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1990年实现碳达峰,日本在201
年7月16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家。有观点认为,这一壮举将有助于我国尽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并将为全球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一个引领作用。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呢?
按照当前主流的观点,“碳”排放过多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随着人类经济发展、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地球气温异常地快速上升。随之带来两极冰川加快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灾害增加、土地沙漠化和海洋酸化等等“气候灾难”。
为了人类的持续、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概念。其中,碳达峰,指的是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碳中和指的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这个“零排放”必须加上双引号,其实质是“收、支相抵”,并非是真的完全不排放。
其中,碳排放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的早晚和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长和难度。此外,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和难度上也不同。
美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已经实现碳达峰
从当前各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主流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的中小经济体,工业发展相对停滞的国家已基本实现了碳达峰。其中,德国、挪威、捷克、罗马尼亚、乌克兰等国在年实现了碳达峰。
英国在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卢森堡、丹麦、瑞典、瑞士等国也在上世纪90年代实现碳达峰。美国碳排放峰值出现于年,比欧盟的德国、英国和法国以及东欧部分成员国晚15年以上。
另外,韩国、日本、巴西、加拿大、希腊、葡萄牙等国也实现了碳达峰。其中,日本和韩国的碳排放峰值出现于年,巴西在年实现碳达峰。至于碳中和,欧盟以及其他一些主流发达国家,都是设定在年实现。
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在哪年呢?
与上述国家不同,我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更加重要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我们的碳排放有相当一部分是“替其他国家释放的”,这就给我们实现碳达峰增添了更多困难。
按照规划,我国将在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年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是我们自己设定的,不仅是我国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的表现,也是我国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结果。
南生认为,我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尽快实现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气候问题,还是未来在全球实现科技、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一种战略规划——关系到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其他多项新兴技术。
抓住这个机会,就将会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然会成为国内外资本追逐对象,从而诞生一批优质企业和产品。而那些后知后觉者或技术路线压错者,势必将会像“当年移动通信的模拟技术被数字技术颠覆一样”,全盘皆输。本文由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