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瑞典都是以中立国的身份存在,并没有参与战争。然而,这个中立国不是想当就能当,尤其是在二战之中,很少有欧洲国家能在德国的坦克履带下幸存,比如同为北欧国家之一的挪威和丹麦,都未能幸免。
那么瑞典凭什么能够在德国面前保持中立?
首先第一点原因肯定是瑞典有着让德国忌惮的实力,毕竟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弱肉强食的战争时代,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百毒不侵。
历史上的瑞典,长期都是以北欧霸主的身份存在,在欧洲绝对算是一方强国。中世纪时期,瑞典击败了维京海盗的后裔丹麦人,成为了北欧最强大的国家。到了公元16世纪,瑞典更是出兵南下,与神圣罗马帝国、沙俄等欧陆霸主级国家掰手腕。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对瑞典进行军事改革,首先将瑞典军队带入职业化道路,几乎打遍欧陆无敌手。颇有当年吴起打造魏武卒,暴捶六国,无一败绩的风范。古斯塔夫二世更是被称为“欧洲现代军事之父”。
鼎盛时期的瑞典,不仅雄踞北欧,连波罗的海都是其内湖,当时波兰、俄国都遭到过瑞典大军的侵袭,在其铁蹄下屈服。
直到后来的俄国最强沙皇彼得大帝崛起,带领沙俄与瑞典进行了长久的大北方战争,并将瑞典击败,成为新的波罗的海霸主。元气大伤的瑞典则退回北欧,凭借着数百年的底蕴以及北欧的气候,雄踞一方,继续当他的北欧霸主。
当然了,随着大北方战争的失败,瑞典乃至整个北欧都陷入了衰落、恶劣的气候、贫瘠的土地、稀少的人口,远离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的时代红利,都让北欧国家变得不再强大。
二战时期的瑞典虽然不复昔日争霸欧陆的荣光,但其实力不可小觑。瑞典在历史上以给别国当雇佣兵著称,虽然后来放弃了这个谋生的传统,但能征善战以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灵魂,尽管瑞典保持中立,却并没放弃武力准备,一战爆发后,他们就对军队进行了改革,加紧了武器更新,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军事训练,实行全民皆兵,一旦出现意外,近千万的瑞典人,也可迅速组建百万大军。
瑞典地处北欧,土地贫瘠,环境恶劣,所以普遍民风彪悍,而且凭借着北方的气候地形优势,战斗力更是能够大涨。当年冬季战争,芬兰人能够对抗强大的苏联本身就说明了北欧人主场作战的战斗能力。
当然,瑞典不比芬兰,其实力要强大许多。由于盛产铁矿石,所以瑞典很早便开始在采矿、冶金、工业装备和机械领域进行产业积累。有着这方面的基础,瑞典的军工产业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发达的,比如瑞典军工传统企业博福斯,乃是陆军武器生产巨头,其生产的火炮畅销世界各地。瑞典轴承制造厂,至今仍在做世界上最好的轴承。萨博公司,乃是航空和汽车工业巨头,萨博的战斗机和汽车享誉全球。
有着优秀的士兵,先进的武器,无疑就代表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此外,瑞典是一个山地国家,地形不利于德军的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展开,如果德军贸然进攻瑞典,很可能会陷入一个长期的拉锯战。
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德国人不想看到的,因为瑞典乃是德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国,与瑞典交好,承认其中立地位,可以得到稳定的铁矿石供应。如果开战,又不能迅速取得胜利,征服瑞典,那么铁矿石的生产势必会受到影响
这对于德国来说,显然是得不偿失,毕竟他的敌人是英法以及苏联,北欧这块地方,他还真不放在眼里。当初之所以会攻打挪威,只是因为其占据了德国进口瑞典铁矿石的运输线,而他们又有着导向英法的危险,所以德国选择先下手为强。
至于瑞典,德国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因为瑞典虽然保持中立,但其在立场上更多的是偏向德国。在二战时期,瑞典一直都等于德国经济区的一部分。以至于年美国人最后不得不直接出面警告,威胁瑞典如果继续增加对德出口军用物资将对瑞典本土进行轰炸,瑞典才停止和德国的合作。
瑞典不仅和德国长期保持着贸易往来关系,在军事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合作,当初一战瑞典虽然没有参加,但是却派出了武官去德国观战,学习。为了避免触怒德国,瑞典还对舆论进行严格控制,禁止国内媒体报道德军的暴行。甚至还有很多瑞典志愿者为德国服务。
当初挪威国王哈康七世为了逃避德军追杀,逃向瑞典。他离瑞典最近的时候,只有十六公里。但瑞典政府惧怕德军的入侵,便提前宣布挪威国王如果逃亡到瑞典境内,将会面临拘捕和扣押。于是无奈之下,哈康七世只能乘坐英国军舰前往伦敦组织流亡政府。
对于德国来说,既然不用武力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这样的瑞典已经根本不需要占领了。
所以,总结来讲,二战时期,瑞典之所以能够保持中立,一方面是自己有着一定的实力,让德国人投鼠忌器,一方面则是自己和德国人走得比较近,主动的交好德国,避免了战争。
二战时期的德国虽然疯狂,但他也不是无脑发动战争,想入侵谁就入侵谁。哪些国家一定要打,哪些国家可以不打,德国也得看投入产出比是否划算。打瑞典不划算,所以德国就不打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