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瑞典国家研究院永久职位加入华为,他两

划亮创新的火柴刘少腾01转身回国,心系星辰大海

年,正在就读硕士的我去瑞典皇家工学院交流,之后留在瑞典继续深造,主攻计算机与电子系统方向。年博士毕业后,我加入瑞典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现归入瑞典国家研究院)从事网络智能相关研究工作,并于年获得永久职位,任高级研究员。期间结婚、生子,在瑞典一晃生活了十余年。

异域客居的羁旅,欧盟各地繁杂的学术交流和项目会议,以及瑞典研究所内的那一间安静的办公室和一张大大的书桌,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然而,年5月15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华为”成了同事们当时谈论最多的话题。作为所里唯一的华人永久雇员,经常有同事找我打听华为,了解华为,讨论华为。我开始意识到,历经30余年的拼搏,华为在海外的意义,也许已经不止是一家公司,而是闪烁着中国科技开放创新的一个特别符号,俨然已经成为代表中国科技力量的一面旗帜。因此无论如何,旗不可倒。旗若倒掉,跟着倒掉的也许将会是很多人的信心,尤其是海外华人历经数代才建立起的自信。

也就在那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华为的工作机会。如何选择?是继续眼下岁月悠静,无风无波?还是加入华为,在波澜壮阔中奋勇搏击?我陷入个人、家庭多方考虑的纠结中,但一个声音总在耳边回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我个人能力微不足为道,但只要能贡献微薄之力,也是与有荣焉。与家人讨论之后,我参加并通过了实验室中央研究院网络技术实验室的面试,最终欣然接受offer,从瑞典国家研究院离职,于年初正式加入了这支在华为肩负创新突破的尖刀队伍,开启了我的追光之旅。

我曾想过一双儿女有一天问我为什么要回国?答案也许会关于更扎实的基础教育、更好的身份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或是更多样的机遇和更高的天花板。但我想,我一定还会告诉他们,爸爸的爸爸60余岁还去援疆支教,爸爸也十分幸运能够在风云变幻之际加入华为,能够亲历时代的一些重要事件。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人生本是缘起性空,只有在家、国、时代的星辰大海中,才能找到更多个人存在的归属与意义。

02划亮火柴,获创新先锋

刚到部门时,我第一眼就看到办公区墙面无处不在的主题——创新,之后在各个场合更是频繁听到相同的一句话——鼓励挑战,鼓励创新,让创新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一开始,我理解的创新,是天马行空,是从无到有,是为人所不能,是一鸣惊人。于是完成入职培训后不到一周,我就迫不急待报名参加了部门的月度创新idea沙龙。那场沙龙有十几个同事自发报名分享,我十分大胆地提了一个要对现有计算体系结构进行范式革命的想法,很宏大,但也很空泛和遥远。同行评议的专家们给了很多鼓励与改进建议,会后也和我进行深入探讨,但我很明显感到,我的想法和其他同事的报告不在一个频段上,其他同事的创意idea不仅很新颖,而且在商业价值和可行性上逻辑严谨,有的甚至已经有了具体实现的思路与实践。我渐渐认识到,这里所倡导的创新不仅要有原创性和新颖性,还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