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瑞典与北约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正在发

北大西亚公约组织(图/路透)

1.芬兰和瑞典申请加入北约的历史意义

芬兰议会前日投票,以赞同,8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申请加入北约(NATO)的议案。与此同时,瑞典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也表示将推动瑞典加入北约。预计两国正式的申请流程马上就会开始。

英国更是直接和瑞典签署了防卫协议,确保在瑞典申请加入NATO与正式成为伙伴国的空档期也可以获得来自同盟的军事保障。

对于常年以“中立国”面目示人,有着悠久不结盟传统的瑞典来说,正式加入美国为首的西方军事联盟不啻于一次“历史性转折”。

上一次瑞典参与军事冲突,还是年的拿破仑战争时代。从年开始,瑞典就把“中立”当作公开的根本国策之一。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瑞典也同时与同盟国和轴心国保持了经贸往来,没有彻底倒向任何一个阵营。

冷战期间,瑞典曾经试图和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组成独立的“北欧军事同盟”,力图在东西方大国的竞争中求得独立。

然而,挪威身为中立国却在二战中惨遭纳粹德国占领。这一经历让挪威得出结论,抱紧英美海权力量,也就是加入北大西洋军事同盟,是保障自身安全和独立的唯一现实选择。因此,挪威和丹麦成了北约的创始成员国,而瑞典延续了自身中立的传统。

芬兰和瑞典境况相似、唇齿相依,因此经常协调行动,共同谋划。这次跑步前进迈向北约,也是它们彼此充分协商和通气后的行动。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和现实的共同利益。

芬兰在历史上曾长期受瑞典统治。19世纪初,瑞典在和俄罗斯帝国的冲突中落败,芬兰地区被割让给俄罗斯,成为俄罗斯境内有较大自治权的芬兰大公国。

伴随着年俄罗斯革命,芬兰成了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但其靠近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圣彼得堡)且扼守芬兰湾与波罗的海的重要位置,则时不时让苏联领导人寝食难安。

在-年的“冬季战争”和“继续战争”中,芬兰两次在给苏联造成巨大伤亡之后被迫求和。苏联领导人本着现实主义的思路,接受了芬兰的内政自主满足于获得战争赔款和军事基地。作为交换,芬兰在外交政策的选择,内部对苏联的态度上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如果说瑞典的不结盟是建立在国家实力和自我选择上的“武装中立”,芬兰在苏联卧榻之畔的走钢丝则不免带有一丝不得不为的苦涩味道。“芬兰化”成了冷战期间西方阵营诋毁芬兰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一个标志性词语。

事实上,瑞典没有追随另外两个北欧邻国加入北约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自己此举会刺激到苏联,从而使芬兰失去自己来之不易的中立但却内政独立的地位。

这一半强制的尴尬随着90年代冷战结束而有所改变。苏联刚刚解体的年,芬兰就在先前加入欧洲自由贸易区(年)的基础上,迅速申请加入欧盟,并在年和瑞典、奥地利(另一个中立国)一起成为正式成员。

芬兰似乎再也不担心自己灵活的外交身段,和西方更加亲密的联系,对那个庞大邻国是不可忍受的威胁了。

在那个“历史终结”的幻梦激发了所有人想象力的年代,瑞典也稍稍放松了自己紧张的神经,基于对“和平红利”的预判,降低了自己的军事预算与军事建制。毕竟,既然大国间“永久和平”已经近在眼前,中立和平衡就不再是需要刻意选择的算计,而是时代潮流本身。

正是因为如此,芬兰正式申请加入北约,不但标志着其二战后标志性的不站队、不结盟,同时与苏联和西方搞好关系的外交立场彻底翻转,也同时意味着“后冷战”30年间,欧洲的安全秩序还有这种安全秩序所立基的假设与期望不再被信任。

一场天翻地覆的变革正在发生之中。这一变革的速度同样令人瞠目:虽然瑞典和芬兰自年以后就在逐渐和北约靠拢,但即便在年年初,两国的民众仍然压倒性的坚持不结盟、不正式加入军事同盟的立场。

对于芬兰和瑞典来说,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暴露了其在意图上不值得信任,而在能力上却不如想象中那么可怕。

到了今年的3、4月间,两国民众支持加入北约的比例就已纷纷过半——这也是两国政府抛弃悠久传统,实施外交大转弯的民意基础。

2.瑞典和芬兰“快速过关”的现实基础

北约是一个高度协调的集体防卫组织,同时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加入这个俱乐部,都需要在经历在军事、政治、法律上的变革与磨合,以符合联盟的门槛与标准。

冷战后北约第一轮东扩(捷克、波兰、匈牙利)从年定调到最终实施经历了4年。北马其顿共和国从被接纳进MAP(伙伴行动计划,北约的预备阶段),到走进成为正式成员的最终阶段,花了将近20年。

对比之下,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瑞典和芬兰甚至在今年夏天就会成为正式的北约成员国。考虑到一个想要加入北约的国家从表达意向、递交申请、排队审核需要的复杂程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火箭速度”。

这样一种“快速过关”的优待并不是凭空而来,芬兰和瑞典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多年的谋划准备,为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瑞典和芬兰都是成熟、稳固、发达的议会民主制市场经济国家,在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上与北约的西方国家同气连枝。

瑞典和芬兰都是欧盟成员国,在经贸往来和法律建制上早就是西方盟国的一部分,北约接纳这两个国家,不必要求他们像前东方阵营的成员那样,经历漫长、有时甚至是困难的制度改造。

瑞典的战略重要性(图/fpri)

第二,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说,芬兰和瑞典的加入将会大大提升北约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军事能力。由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飞地的存在,北约最东部的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缺乏可靠有效的战略纵深与支撑。

在战争模拟中,北约在这三个国家的军事部署往往在俄罗斯优势兵力的攻击下一触即溃。瑞典和芬兰的加入,单从地理上就会极大改善北约在波罗的海的防御态势——芬兰与俄罗斯有着公里的漫长边境线,而瑞典的Gotland岛更是波罗的海军事行动的战略要地。两国的加入会为北约支撑这三个脆弱的伙伴提供坚实的战略基础。

第三,芬兰和瑞典都有成熟、强大的兵役体系。相对于美国、英国的军队为了应对来自全球的挑战和不同的任务需求,把自己打造为“多面手”,芬兰和瑞典的战略构想完全将重点放在抵御来自俄罗斯的进攻上。他们的力量构成和军事条例专精于对俄作战对于欧洲东侧地缘政治风向变化有着敏感的嗅觉。

从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开战到年吞并克里米亚,感受到地缘政治秩序会发生地震的北欧国家,就开始扭转冷战后废弛武备的政策。瑞典、丹麦都提前一步计划把国防支出增加到GDP2%的水平,芬兰则扩充了征兵和预备役的规模。

虽然芬兰的现役军队只有多人,但是他训练良好可以迅速转为正规军的预备役达28万之众。相对于其较少的人口来说,这是非常可观的军事人力资源。

芬兰的军事训练水平也具有非常高的国际声誉——根据乌克兰战场上的消息,芬兰志愿者是最成功、最受敬重的外籍军团战士,其受欢迎程度甚至高于一些来自北约国家的老兵。

瑞典拥有世界领先的军事工业,其在冷战期间一度号称具有世界第四的实力。瑞典的航空和潜艇部队从数量、训练水平还有技术层面都不容小觑。这些元素的加入会为北约带来可贵的军事能力,为集体防御的力量添砖加瓦。

北欧理事会成员国(图/Wikipedia)

最后,瑞典和芬兰靠近北约本来就是“蓄谋已久”。早在年,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和平伙伴计划”(PartnersforPeace,PfP)的框架下,瑞典和芬兰就开始了与北约军队的合作与接触。

北约在阿富汗、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中,都有芬兰和瑞典军队的身影。虽然两国不是北约的正式成员,但是两国军队和北约早就是“老朋友”。

在年,瑞典与芬兰身为北约成员的北欧邻国丹麦、挪威、冰岛发起了“北欧安全合作”组织(NORDEFCO),促进北欧五国在安全和国防上的交流。

从年开始,瑞典和芬兰更是加深与北约的合作,为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进行的演习、训练和部署提供了各种便利。

这也难怪,为何俄罗斯对瑞典和芬兰申请加入北约的举动比想象中来得冷静——他们早就把瑞典和北约视作“西方势力”的一部分,如今两国的举动,只是现有趋势的加速发展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3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