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你的手机正在偷听你说话通信瞭
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窃听器,不管你开不开机,都能被窃听。——《窃听风云》。
有网友发帖:
头一天晚上我在路上跟朋友吐槽“iPhone电池太不耐用了,半天就没电了,我都想买个那种背充的保护壳了。”第二天下午就收到一条短信。
真的是巧合吗?这种情况很难不让网友怀疑是手机某个app在监听。但实际上,这是根据你在淘宝搜索的记录或者浏览器的历史浏览等一系列大数据分析,加上自己的手机号码被泄露了,所以才会收到这样的短信。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许多APP通过各种权限后,你会有很多的浏览数据被记录,所以你会发现某段时间你想要买什么东西了,就会自己出现,比如你在淘宝上搜了一件商品,后面发现抖音上就一直给你推荐这种商品,但是有些APP后面没有这样的大数据公司做支撑,就不会有这样的定向的广告。可吊诡的是,有时候当你打开手机设置,想要关闭某些App的麦克风、相机权限时,却赫然发现这个App根本没有权限。那这样的“偷听”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偷听”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01、伪基站窃听
相隔数万里的人们能够通过手机对话,靠的就是附近的通讯基站。一方面,基站接收信号,另一方面又负责将信号传递出去,在通话者之间充当着桥梁的作用。
所谓伪基站,就是一种伪装成通信运营商基站的无线电发射装置,从外观看,伪基站就是由一个机箱、一个发射器以及一台笔记本电脑组成。伪基站并不传输信号,只接收信号。虽然接收那么多信号,但这个阻截器可以聪明地辨别,找到打算窃听的那个手机,伪基站获取这个号码后,这个手机上发出的所有信号都被拦截。
防“偷听”方法:关机状态基本安全一般情况下,手机处于真正关机的状态就进入安全状态了。如果再把电池拔了就更安全了,因为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任何芯片都不会发挥作用,手机当然也不例外。
02、手机卧底软件
目前大大小小的手机间谍软件不下几万种,加上变种病毒的数量更难以计数,这对日益壮大的智能手机用户无疑带来巨大的隐私威胁。而手机间谍软件的低成本和更新快的特性,也带来极大的防范难题。目前不少间谍软件还可以通过自动生成链接,发送给中毒手机中通讯录里的所有熟人,诱导安装。
防“偷听”方法:一方面尽量通过官方渠道下载软件,不要随意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回避陌生链接,核实熟人链接短信,发现异常立即卸载等方法避免手机间谍软件的侵害。另一方面尽可能在手机中安装安全软件,并学会利用这些安全软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
03、蓝牙开关
据说,蓝牙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蓝牙是一种短距的无线通讯技术,电子装置彼此可以通过蓝牙连接起来,省去了传统的电线。通过芯片上的无线接收器,配有蓝牙技术的电子产品能够在十米左右的距离内彼此相通。一方面通过蓝牙发送的文件可能携带病毒,另一方面,手机里的秘密可能泄露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却还不知情。
防“偷听”方法:蓝牙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人多的地方、混杂的地方不要开蓝牙,这样就进入了相对的安全地带。还可以经常检查一下手机蓝牙功能是否开启,在不用时应及时关闭。
04、免费WIFI
免费WiFi铺天盖地,市民很难分辨哪个是不法分子。这些不法分子在咖啡厅、购物中心等人群聚集的场合,设立一个无需密码就可以连接的WiFi网络。
而网络名称则与商户官方、购物中心官方的免费WiFi名称一样,从而吸引上网者连接,一般人很难分辨出它的真假。一旦连接上钓鱼WiFi,我们的个人隐私将毫无保留的展露在不法分子面前。尤其是进行支付、购物等操作时,不仅泄露了支付信息,还会泄露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
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严堵个人信息泄露和转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做好源头治理,将大大减少骚扰和诈骗电话的发生几率。此外,大量通过互联网形式的诈骗日益猖獗,这些也都需要进行严厉打击。通讯只是诈骗的一个环节,在后续的资金流转等环节也需加强监管。整治“偷听”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形成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治理合力,才能彻底破解“治而不止“的难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851.html